大宋嘉定四年九月,流火的日子,台风天也刚刚的过去,天气却还是很是炎热。一切的喧嚣与浮躁都是外围的,台湾水军大营确是一片的安静.人们都在等待着海的那头的一个命令.
“大人,你看来船了.”许俊指着远方地平线上出现的白点兴奋的对谷永宁说。他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只见这白点慢慢的扩大,一艘,两艘,三艘。一共是六艘船,上面打着“宋”的旗号,帅旗上刻着大大的“林”字,应该是个姓林的大官了他心想。终于要出航了。为了等待这一天这可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在里面的。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慨。
三个月前。
“大人,我们台湾水军的战舰已经配置完毕了,这是各舰队的统辖图,请指示。”余潇将完成图稿交到了谷永宁的手里。
他拿起来看了一边:台湾水军26000人,陆上后勤人员3000人,泰雅营(包括阿美族)2200人,卑南营(包括太鲁阁)800人,近卫营2000人总计34000人。水军又分成左前右三营,由王强、郑志敏、胡越任统领。每个营又下属4个总队。泰雅营和卑南营由原部族的首领委任统辖。近卫营是宣抚使的随护直接由长官负责领导,日常的事务管理由许俊负责。
看了之后基本上来说是满意的。因为这样的编制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我军的人力资源。毕竟现在的军队只能有这样的水准,但他还是对于船只的分配提出了异议。
“你怎么看待我们的这些新型的船只的使用啊?”
余潇似乎已经知道谷永宁一定会问这个问题的,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炮船的优点在于连续攻击和爆炸力,我想将所有的船编在中营由郑志敏一同指挥,这样就能发挥炮船的最大优势了。”
“不行,”谷永宁很快的否定了这个结论。“炮船当然有他的优势所在,但是他的消耗量大,补给能力却又欠缺一旦消耗待尽之后,又无法保证战斗的决定性胜利的话怎么办?”
“这个问题,属下没有考虑了。那大人的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将炮船分成两个部分再加上辅助的补给船只就可以保证在战斗中的轮换和持续性。”这个不是谷永宁的原创,所有的海军都是这样做的。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经验,要好好的利用。
“大人说的没有错,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这炮船,一旦炮船的威力无法使出来的话我们就要陷入被动之中了。大人的考虑真的比较周详。”余潇也谦虚起来。这两年来他见到太多的奇迹了,心里是佩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