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她过于兮兮紧张,料想翠芝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便开始杯弓蛇影,可事实不容她不得不妨,那四人脚程比她快过百倍,却不急于赶路,只候在茶铺一碗碗灌着清水,馒头搁冷了亦不着急下肚,纯粹沽名摆设,难不曾是以备路途所需?可那茶铺妇人也说,半个时辰便有小镇,难不曾他们以为客栈的热馒头比不上野外的冷馒头香?
天色渐暗,阴云密布,沉得空气直往下坠。(www.16kbook.com)
依然是悠悠荡荡的步调。
不大功夫,稀疏响动便混着冷寒之气由远及近,心霎那间提到嗓子边缘,又被闷气活活逼压回来,又不敢回眸一端身后究竟,她只好顺手揪了一根苇草,哼起乡间小曲,佯装一副怡然自乐。临近了些,便竖起耳朵,倾听细辨。
周遭寂静极了。
踏踏嘚嘚的马蹄声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相互交替,犹比利刀,直冲她后脑而来。
近些。
再近些。
犹如一阵厉风,四匹黑马迅如闪电,飞驰而过。
她嗓子一哽,小曲顿失腔调,人更如呆木,直愣愣盯着眼前晃动的活物直到渺小如墨。说时迟那时快,她即刻掉转马头,一鞭苇草狠抽下去,慌乱之间仿佛幼时骑马的要领全记了起赖,压低身子,勒紧缰绳,夹紧马肚,直往回奔。耳边是呼啸的北风,似乎还有吭吭的马喘,还有她心脏扑通扑通的骤响,还有一遍遍的祈祷“没事的,即便他们跟踪她也是没事的,即便他们将她抓回林亦之身边也是没事的,即便林亦之对她蛮横无理也是没事的”。
再次回到茅草茶铺,她掏出方才两倍银票,跟那茶铺夫妇警告,刚才吃茶的四人与自己丈夫曾有宿怨,若是他们转道回来打听她的下落,给他们指往汴京方向。
茶铺夫妇亦不知是否听了明白,“好,好”地连着应承。
这三岔口一条通江南,一条通汴京,剩下的那条路自然是江城,又与那夫妇打探住宿事宜。夫妇惊心道,只要快马加鞭一个时辰,天黑前便能赶到阳汉。
阳汉地处汴江交界,距离江城不过两个时辰,待躲过今晚,翌日租辆汽车便能安全回家,回了家便跟林亦之联系,告诉他林翠芝计划去西洋的始末,届时,他有心跟他妹妹博弈,有心跟江南小才女温柔,才不会顾及她身在何处。
她算盘拨得哗啦啦响,可回家之路如若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快马加鞭又何等煎熬,嘴巴汩汩灌进北风,像是饮着千年寒毒,冰凌体内遍地滋生,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