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组建第七军(第1页)

林逸在大力清除根据地老百姓的封建思想余毒的同时,对根据地军事方面的建设也没有停下来。林逸除对部队的日常军事训练和政治思想教育抓得较紧外,对部队的正规化建设也在循序渐进地完善中。

根据形势的需要以及林逸自己指挥的方便,他在1853年11月,打了一份报告给人民党中央常委会,要求人民党军事委员会下设的军情部与参谋部主要机构暂时搬到广西省南宁市来。在云南昆明的人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们通过讨论,同意按照林逸主席的报告行事,并且还比林逸主席报告中所要求的还要进一步。他们决定把人民党军事委员会大部分部门机构搬迁至广西南宁市;云南昆明组建人民党军事委员会分部,由人民党中央常委人民军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云山负责。

公元1853年12月20日,人民党军事委员会搬迁至云南昆明后,林逸主持召开搬迁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这次会议是军事扩大会议,在南宁市周边的师以上军官都参与了这次会议。

“国内外形势严峻,军队的训练要抓紧。各国军事日趋变化,各种军事技术、军事战术的运用层出不穷,我们人民军的思想观念也要革新,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化,部队建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军官兵的战术训练都应随之而发生改变。”林逸扫视一干军容整齐,坐姿端正的军队高级军官们说。

“大家对部队建设方面有什么好的想法建议,都提出来吧!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林逸以期待的眼神看着大家。

“人民军只有六个满员正规军的编制,如果发生针对人民根据地的全面战争,尽管还有前一段时间新增的二十个预备役师,但仅仅以这点兵力就想抵挡住外部势力的侵入,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我主张增加人民军正规军的数量。”人民军参谋部孙定军部长接着林逸主席的话第一个发言。

“依目前根据地的财力,能承受得了人民军的扩编吗?如果能,又能承受多少部队的扩编呢?”人民军后勤部周炳坤部长询问。

“两年来,人民根据地得到巨大发展,特别是工业方面的发展更是迅猛,这为人民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就人民军后勤部的物资储备来说,完全可以满足装备三十个师的需要,这一点想必后勤部的周炳坤部长比我更清楚。”林逸看了一眼周炳坤后接着说,“但在维持部队的日常开销上,根据地的财力可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这也是为什么人民军一直只有少量正规军,却维持庞大预备役部队的原因之一。有一点大家是很清楚的,为促进根据地的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