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大沽炮台战役(第1页)

南方广州战役结束后,北方的英法联军也并没有闲着,他们正加紧进攻北方满清京畿地区当中。

公元1853年10月13日下午发生的大沽炮战令英法联军惨败而归后,特别是陆军的损失更是惨不忍睹,差不多可以说是全军覆没,英法联军总司令法国人梅特叶上将知道联军已无力再战,只得命令联军退到台湾的基隆港休整待援,现在他才深刻地理解古斯特少将为什么强烈要求他在大举进攻中国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中转补给站的想法了。

“神秘的远东黄种人居然有如此强大的战力,为什么在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中又表现得那么的软弱可欺呢?真的不可思议啊!此次远征如此不顺,难道真的应了我在出征时的‘中国是只睡狮,现在刚刚睡醒,恰好让我遇上了!’的那种预感?”梅叶特不可置信状。

英法联军撤退至台湾基隆港时,各国的第二批援军正日夜兼程地赶来。要不是通讯不发达,致使马尾炮战、大沽炮战和第一次广州战役失利的战报不能及时地传送到各国国内的话,可能这第二批援军能否再派出都不说定呢!至少远征军司令或是前线指挥被就地免职是肯定的。

尽管远东远征战争极其不顺,梅叶特上将应负主要指挥责任,但在法兰西帝国国内还没有传来什么新指示的情况下,他还是很负责地尽着自己的职责,他认真地研究英国前锋编队乔治·依勒特少将提交的《大沽炮台炮战经过》报告和第二编队的法国西姆少将提交的《北塘登陆战经过》报告,想为下一次进攻做足充分的准备。

击退英法联军的海陆进攻后,僧格林泌亲王(新进爵位)携大败英法联军之威,又成功地在天津静海县附近围困住太平天国将领林风祥和李开芳率领的北伐军,激战七天后,太平天国历经磨难,所向披靡的北伐军终于土崩瓦解,遗恨于满清的皇城根脚下。

经此两次完胜的战争,僧格林泌亲王的军事威望达到了其前所未有的顶峰,他被咸丰皇帝赠予“湍多罗巴图鲁”称号,他的许多军事建议都被清朝廷毫无异议的采纳。英法联军败退后,并没有退出大清疆域,后又接广东军报(其实是人民军军情部接林逸主席的指示,故意透露给广东两广总督府的),五国联军的第二批大量增援部队正往远东开来,朝廷上下意识到五国联军侵华之心未死,马上又会有更大规模的战争爆发。这时僧格林泌亲王适时地提出“为保京畿要地之安危,加固大沽炮台,完善京津防御体系。”的建议。尽管有主和派的反对,但咸丰皇帝还是把“纳库尼素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