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到前面的蒙古骑兵,被英法联军密集的枪阵射倒,而跟随其后面涌来的蒙古骑兵则被联军的火炮所覆盖,人与马俱亡。联军士兵对付马兵很有经验,所有的枪首先射向的是马身,因为射死骑在马背上的人,而未射倒战马的话,成群的马匹仍然可以把部队的阵形冲散,一些受惊的马匹甚至于还可能踏伤人呢!
僧格林沁亲王歇斯底里吼叫,命令传令兵赶快传令各骑兵大队指挥官,马上停止进攻,向后撤退。皮钧中将通过长筒单孔望远镜,见后面汹涌的蒙古骑兵终于停止骚动,他意识到蒙古人想撤退,立刻命令前面第一线的部队组成方阵踏步向前进;第二线的部队即时跟进;预备队全面戒备,随时听候调遣。
僧格林沁亲王毅然舍去前面与敌纠缠在一起的一部分骑兵,率领接到命令后及时勒住马头的部队,迅速后撤。“等到踏出阵地的联军士兵冲过来,双方纠缠在一团,那时再想后撤可不容易了。”
骑兵来无影去无踪,望着蒙古骑兵逝去后满天腾起半天都沉不下来的尘团,联军士兵并不着急,他们的目标并不是蒙古骑兵,而是海河北岸的大沽炮台。蒙古骑兵流星般消失后,皮钧中将并未贪功冒进,面对近在咫尺的清军新河城寨营,他熟视无睹,命令部队射死所有被俘的蒙古骑兵后,不紧不慢地在小山丘处安营扎寨,准备在此休整一晚。“不贪功冒进,不分散追敌,”是联军参谋部为这次登陆战制定的战术。“不急不躁,稳重可靠”是皮钧中将的特点,梅特叶上将之所以选择皮钧中将为登陆战编队的指挥官也是基于其这一优秀的性格特点。
从北塘河口北面营城过来的另一万蒙古骑兵想断英法联军的后路,也曾试图冲击英法联军在北塘河口的滩头阵地,可在这里蒙古骑兵遭受到的猛烈火力更胜于在小山丘处蒙古骑兵与联军对决时的火力,这里不但有联军陆军的野炮支持,还有舰炮的支援。蒙古铁骑未能冲近联军滩头阵地前沿,被炸得四分五裂,血撒大地。蒙古骑兵指挥官见占不到丝毫便宜,只得悻悻地撤退。
这次小山丘对决,蒙古骑兵损失三万多人,僧格林沁亲王带着残兵败将向新河城以北退去,他想依托新河城营寨挽回败局,待联军士兵准备攻城时,再次冲击联军;或是晚上黑夜漆漆时,偷袭联军。可是不甘失败的蒙古骑兵失望了,他们既未见联军进攻新河城,也未见联军分散宿营。这令僧格林沁亲王很沮丧,“联军指挥官是一个经验丰富,指挥老道的将军啊!”他见联军未露出任何破绽,心里感叹,同时,他也意识到大沽炮台危险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