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签订条约(第1页)

奕诉亲王听西班牙公使劳斯·;劳尔斯所作五国方面的陈述,仅作了略微修改,心里暗自思量:“听对方那不允否定的语气,可能这也是对方谈判的最后让步底线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沿长江各口对方并未要求全线开放,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越到内陆,民风越剽悍,西洋人可能也是居于此考虑的吧!但其陈述中五国兵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沿岸及各通商口岸,这是我大清朝廷万万不能接受的。我大清子民长期处于外敌的枪炮之下,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民无以安家,国又何是为国?一个朝廷无力保护自己的臣民,百姓难道还不会骂政府无能吗?这样容易引起民变啊!”

“五国兵船驶入各通商码头,这条有待商榷,这是极端污辱我大清国国威的条款,我方万难接受!”奕诉亲王紧盯五国首席谈判代表,有点害怕对方的驳斥。“必竟己方有太多的无奈啊!”

“贵国政府无力约束自己的子民,甚至于地方官员亦参与到对外国商货的毁坏中,没有强大的武力保证,我们上面所开列的各友好通商口岸,又有什么意义呢?此一条不须再作讨论了,我方西班牙公使劳斯·;劳尔斯所作陈述是我方最后之决定。” 美国公使格里菲斯·;克朗有点不耐烦对方的讨价还价。

“其实,既然贵方已决定实施借师助剿的战略,我方武装力量自然需进入贵国各疆域,这即将成事实,贵国又何必计较这几个通商口的‘纯洁’呢?” 英国公使查尔斯·;博顿劝慰地说。

“这还是有巨大区别的,借师助剿之所借兵力依协议在助剿完毕后,需逐步撤离,属短期行为;而现在所协订的五国兵舰驶入各口岸却为终始条约,属长期行为,所以我方仍强烈要求摒弃此条。”奕诉只是在作最后的争取罢了。

“此条万不能再作商讨,如贵方仍不接受此条款,贵方所提‘借师助剿’之协议,一并作废,我方亦将再次进入北京城。” 法国公使班塞·;弗得威胁。

奕诉亲王见对方态度蛮横强硬,已不再有商榷的余地,挣扎很久,想到拒绝的各种可怕后果,他只得悲愤地默许答应。

此一条款得到双方的协定,其它的细则进展就很顺利了。

此后的几天双方除留下两个小组商谈两个条约文本的正式格式及措辞外,其它的人都忙于整理此次谈判的纪要及所最终达成的协议要点,都想早点把这些东西传送回国,以作最后的国家裁定。

条约的签订只是时间问题,清廷消除此外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