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部长!我根据地今年的钢铁产量怎么样?”林逸绕着南宁钢铁厂转了一圈后,边往钢铁厂的办公大楼走去边随意地问道。
“根据地今年上半年具体的工业产值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根据政务院工业部通报给人民军后勤部的零零碎碎的数据预测,我根据地攀枝花与南宁两大钢铁厂及一些私营土炼小作坊今年上半年加在一起的产量应达到了4万吨,这样预计根根地今年全年的产量将突破8万吨!”周炳坤自豪道。
林逸停下脚步,惊讶道:“哦!有这么多吗?”难怪他吃惊了,前两天他阅读何方提供的有关钢铁方面的资料得知,去年世界几个发达的欧美国家,其钢铁产量并不高,英国为7万吨、法国为6.2万吨。
“是的!”周炳坤肯定地回答,但马上又面露忧色道:“不过,这得在能源的供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林逸皱皱眉,继续前走,后面跟着一大帮的人,他又接着问道:“根据地的生铁产量怎样?”
周炳坤紧跟着林逸,羞愧道:“由于军工生产的需要,后勤部强制实施了能源需求的配额制,把大部分的煤都分配给了钢铁厂,致使生铁的产量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生铁的产量可能只有60万吨啊!”
“这么少?”林逸再一次停下脚步,讶然道。这一次却不是惊喜,而是担忧了。去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80万吨,而法国为75万吨,人民根据地这60万吨的产量远远少于欧洲主要的工业国家啊!昨天他所阅读的资料上这一点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还是一个能源问题!”林逸心情沉重,感觉到这是一个人民根据地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他快步走进南宁钢铁厂的办公大楼,一种迫切的心情使他倍感压力。
在钢铁厂一间小型会议室里,坐着南宁钢铁厂、科学院及南宁理工大学部分专家,人民军后勤部周炳坤部长及南宁市市长潘文华陪同在座。南宁钢铁厂厂长曹阳中想向林逸汇报南宁钢铁厂的情况,林逸阻止他,然后扫视众人一眼,直截了当地问道:“钢铁厂为什么不用焦煤冶炼?”
在座的各位专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焦煤冶炼的好处他们个个都知道,而焦煤冶炼的技术他们也知道,只是这焦煤从何而来啊?
会议室在林逸的第一声质问中,陷入沉静中。良久,曹阳中站起来打破沉默道:“林主席,历史上用焦煤冶炼的记载早已有之,但那都是小打小闹小工作坊似的冶炼,而像南宁钢铁厂这种大容炉大规模的炼钢还未有过实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