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广州战役(二)(第1页)

两天后,班斯顿少将率领的欧美联军东路军,穿过樟木头,到达惠州府的前沿——美丽的潼湖,在这里联军东路军遭遇到清政府武装力量轻微的抵抗。一股地方民团乡勇得知西洋鬼子一路过来,不断的烧杀抢掠,气愤不过,想好好教训一下西洋鬼子,为乡亲们报仇雪恨。乡勇们本想出其不意搔扰一下联军后,迅速撤退的,不想在撤退过程中,民团统领情绪激动,又过于贪功,而兵勇们也杀红了眼,待想到要撤退时,为时已晚,总也不能摆脱掉联军的纠缠,反被后续跟上的其它联军部队包了“饺子”。民团乡勇们逃无可逃,只好无奈地占据一个有利的地势,负隅抵抗。

当联军新奥尔良团的炮兵连队跟上来,架起火炮轰了几炮后,民团统领知道这样下去,全团三百多人可能都会被葬身于此,这时他才果断地命令所有的乡勇朝东面惠州方向突围,可民团乡勇还未能接近到西洋鬼子十米处,就被联军士兵的枪阵阻杀大半,幸运地有命活着的乡勇见状吓得直哆嗦,连忙大呼小叫的跪地投降求饶。这些投降的乡勇全都被联军士兵用绳子反绑着押往新奥尔良团团指挥部,新奥尔良团团长保罗上校吩咐手下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手段都要问清楚惠州府方向的情况。等弄清楚情况后,他又残忍地下令把所有投降的民团乡勇全部刺死。

获悉一万多西洋联军气势汹汹地奔杀过来,惠州知府、提督府乱作一团。提督程启龙大人犹豫不决,不知是该留守死防惠州城?还是该放弃撤到外围保存实力,之后再跟敌人周旋?固守肯定是死路一条,可丢城失地,不战而逃,依大清朝律那是要杀头。衡量再三,他心里还是主张撤退。正当提督程启龙大人左右为难时,有探子回报:在潼湖附近有一队地方民团遭西洋联军合围,全军覆。他听到此消息后,不在犹豫,下定决心撤退惠州城。

“撤是要撤的,但不能一点抵抗也不做,那样会授人以把柄,遭到那些政治死对头们的诬蔑,到时百口难辩啊!”程启龙决定撤退,但留下部分士兵,作牺牲品。

惠州城内大量政府衙门的撤离,诱发全城的老百姓跟着一大批一大批的撤出城去。惠州城中只留下清军三千人不到了,加上部分不愿离开的,或是无力离开的城民,一起也不超过一万人。

欧美联军东路军快速突进,攻至惠州城下,却并未急于攻城,占领惠州城并不是他们的目的,消灭清武装主力才是他们的目标。一些漫无目的逃到那是那的老百姓和一些因为要保护朝廷命官及其家眷而行动迟缓的衙门差衙,被联军的前锋部队追上,没有经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