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思勒阻击(第1页)

前面一个左手捂着右手手臂的男子在拼命的奔跑,他的左手已满是鲜血,一些渗出的血液顺着他的右手臂滴水般地掉入地中,在他的身后相距十多米远的地方,十多个英军叫嚣着边追赶边打枪。男子艰难地往高地上爬,往往是爬得两三步,又滑落一两步,追赶的英军越来越近,情况十分危机。

这个高地是二营一连的防御阵地,一声枪响后,伍松被摔下高地时,二营一连在挖战壕的士兵们发现了前面的情况,早有几个士兵未等连长高劲寒吩咐,端着枪已跳过战壕冲下山坡接应那位受伤男子去了。高劲寒认识那受伤男子是营侦察排的张士恒侦察员,他见下面英军士兵多,怕刚下去的几个战士有闪失,他赶紧命令:“二排冲下去接应受伤的同志!注意不得追赶!接到人后,马上回来。”

二排三十多个战士接到命令,如猛虎下山般冲下山坡,他们也是边冲边开枪,一下撂倒几个英军士兵。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英国人没有料到此处会出现如此多的中国人,见己方不占优势,打算早点脱离与人民军的接触。本来他们还想把几个倒在地上的同伴带走的,可仅是这么短暂的拖延,又有几个同伴被射倒在地,见此情景,他们再也不敢作丝毫停留,舍去地上的同伴,仓皇而逃。

这一短暂的插曲,是敌我两军大战的前奏。对此有清醒认识的二营加紧修筑防御阵地,根据历次阻击战、防御战的经验,参谋部负责战术研究的机构总结出:阻击战、防御战,修建士兵避难所是关键。参谋部把这一条血的经验教训作为重要的战术要领下发全军务必执行。这一条也是对付敌炮兵部队轰击的最有效的一条。因此,二营的官兵们放下其它的工事,以连为单位集中挖掘修建各士兵避难所。

败退回去的英军士兵把在思勒遇到的情况上报到联军海军集团司令部,司令官依勒特少将并没有随联军混合陆战师上岸,他依然呆在他的旗舰“菲野”号上。他的想法是在二个时辰之内,如果混合陆战师遇到大规模的人民军陆军部队,联军可以依托在江平镇的滩头防御阵地接应回撤的混合陆战师,这一种情况是他所不想看到的,因为这意味着联军海军集团登陆计划的失败;如果在江平镇周边没有大规模的人民军部队存在,混合陆战师很顺利的插入十万大山山脉,那么联军的滩头部队和海军部队将在两个时辰之内撤离珍珠港,这种情况是他最愿意看到的,这也意味着联军海军集团的登陆计划的成功。

本是悠闲地坐在宽阔甲板上吹着习习海风的依勒特少将接到在距江平镇七公里的地方出现人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