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演进是无情的,老朽的肯定要淘汰,在计算机容量与速度都论海量的时候,输入法的没落那是必然的。可是在八十年代苦于启蒙时期,输入法犹如一座大山压在中国人的心头,计算机处理中文有难度,因此也衍生出了好多诋毁中文的言论,为了能多快好省的赶英超美,有狂热者甚至提出废除图形文字,直接以字母代之。天幸王大神仙降世赐福,挥舞着五笔大法,一举击溃中文落后论,捍卫了传统这块净土。
想想都汗颜,要不是当年有这么一出,咱们今天可就永远见不到梨花诗、敬明文了,至于作协断不会苟延残喘至今日,善哉善哉。
言归正传,话说王辑质与王永民一会面,没有风云变色,龙虎现形,只是那么平淡的演示、讨价还价,比之街头办证的差相仿佛。
王辑质也曾见过其他产品,稍微看的上眼的都有个奇怪的费用,叫入门费,似乎跟鬼子学的,鬼子那边叫权利金。王辑质十分讨厌这个东西,因此和王永民说,绝对不会有入门费,否则不买。
王永民很爽快,经过几轮要价,一口就答应了王辑质的要求,报酬按实际使用量计算,卖出一台包含五笔字型的字处理机就提成五块钱,而王永民则需要把五笔字型移植到四通打字机上面。
其实这也由不得他老人家不同意,王永民自持甚高,对五笔字型的信心很足。但是再足的信心也禁不起接二连三的打击,国内的厂家是根本不承认,老外倒是很感兴趣,几拨人都来看过,但是都是甩出一张十万二十万的支票,曰:钱拿走五笔字型给我,不亦快哉!
谈不上大义凛然,这笔钱也是一个诱惑,但是老王还是坚持不贱卖,特别不贱卖给老外,用可以,产权必须是自己的。
老外自然大呼遗憾的走了,如是者数次,每次开价愈低,而老王的生活也愈加贫困。
不停的有人来买,还是老外,说明这东西还是有价值的,老王暗自寻思,不过是现在缺乏推广,人们认识不到而已。
因此这次王辑质有意购买,王永民是十分重视的,开的价钱虽说不算高,但是已然是国内最高的了,知足者富啊。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双方各取所需,皆满意而归。
王辑质志得意满,得了一个宝贝。要知道那时候拼音输入法只是基础,只不过算是解决了中文输入的门槛问题,速度完全不能和拉丁语系相比,其优势只在于淘汰了大键盘。
啥是大键盘?可能有人没见过,所谓大键盘那是为了适应汉字输入的需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