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拜拜,别再见了(第1页)

这时,别墅周围的的水也退到1米以内了。

这个高度,冲锋舟很容易就会撞到水中的障碍物,橡皮艇更是容易划坏。

姜诺小心驾驶着冲锋舟,先用一些小木桩在别墅周围定位,将那366根支架的位置进行了定位。

木桩就随手一插,标记用的。

泥土被泡了这么久,软哒哒的,倒是方便了她。

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最后这个椭圆形就变得不圆了,像个被锤扁的橄榄球。

不重要,懒得再调整了。

姜诺来到一根木桩处,从空间取出一个防御网块,将支架放置在木桩外。

然后取出了一个气动式打桩机。

她空间其实有两种可以打桩的机器,一个是当初自己买的小型液压钻机,和200万的挖掘机相比,这东西就花了她5000多块,非常实惠。

另一个是在码头收的一批气动式打桩机,便轻巧方便一些,一个人操作也问题不大,但最多只能打2米出头。

够用了。

姜诺仔细阅读了使用说明,再在空间内进行了多次演练,已经是半个熟练的打桩工了。

用三艘大冲锋舟支撑,接上柴油箱。

开整。

高压气管与小型气压泵连接,气体不断压缩,活塞犹如雷神之锤,大力锤打在由实心钢条与竹子组成的支架上,发出了轰鸣。

很快,支架下端就被深深打入地面一米多。

这就是机械与科技的力量。

这些支架若是靠蛮力去打,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的力气,多久的时间才能完成。

可姜诺边做边调整,一天就打好了,晚上稍微加了个班。

支架一共8米余长,上面6米多是防御网,下面只有空杆,被打入地面后就看不见了,只剩下布满尖刺与钢丝的森森铁网。

虽然在强地震面前,这个倒塌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好在不难修复。

但因为是分部件装,这些防御网之间还是有缝隙的,需要再用铁丝和焊接。

姜诺也考虑砍一些细点的竹条,将缝隙编织一下。

这题目前对她来说有点超纲,是时候让吴大河过来了。

当天下午,姜诺就回了小区。

她比李梦迟了4天才回家,刚到35楼,听见动静的李梦就飞快跑了出来,紧张地看着她。

“姜诺?”

李梦脸上的担忧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