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人和鱼(第1页)

[尼摩人似乎很愚笨,因为他们从来没考虑过,如果我真是他们的先祖重生,我怎么会对部落的一切习俗都不了解。]

[但他们不在意这一点,那我也不可能主动坦白……他们以最高的礼节服侍我,送给我最鲜美的肉,最甜的果浆,叫我在混沌中过了好久荒唐日子。]

[我并不是毫无收获的,比如我就通过莎玛搞懂了母河是什么,祭礼是什么。还有祭礼过程中需要做那些事,念诵的东西,准备的材料,这些我都有所了解。]

[甚至我还自创了一些——我发现我同伴们的遗物他们并没有销毁,而是都作为战利品堆在库房里,其中有好几桶还没完全受潮的火药,那中间一部分依然能用。所以我让他们把东西运来给我处理,后来我用火药在祭台上表演了一些可笑的马戏,他们大为震惊,对我的态度更尊敬了。]

他玩的好像挺开心的。

希茨菲尔有点不耐烦了,这简直通篇废话,她开始怀疑选这本书到底是不是浪费时间。

但是,这个母河的概念确实让人很在意……如果这就是灵海的雏形,那岂不是意味着这种现象从神话时代开始就存在了?

而尼摩人的习俗则隐隐预示着死者是真的可以转生?那些残灵是可能通过祭礼这种流程进入生者肉体的吗?

仔细想想,希茨菲尔觉得这是胡扯。

真有这种手段,那她看到的龙国历史也不会是那样的悲剧了。太阳王都做不到的事情,这应该只是土人部落的愚蠢风俗。

她觉得《南海游记》还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不止体现在帮她想起了那段遗言,还体现在点出了“母河”这一概念,让她了解到原来最初不只是生灵,连死物都可以转化成那种形态。

并非不合理——如果说飞灵残灵都是强烈意识在现实的残留,那只要它足够强,比方说一位船长由始至终都对自己的爱船有强烈执念,那他死后留下的意识连同整艘船都勾勒出来——这种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切所谓的灵异、未知不过是人们还没堪透其中原理,希茨菲尔相信她能找到其中的规律。

再看《南海游记》,尼摩人篇随着南海巡逻队的船只开来也面临尾声。

配枪配甲的精锐士兵远不是土人部落能抵抗的,费罗很快被他们发现,连同那些遇难者的遗物一起收容到船上。

终于获救,希茨菲尔一开始以为他会非常高兴。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每一段小故事里,格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