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幕 倒计时开始(第1页)

(2008年6月14日周六)

海星音乐学院,一座坐落在上海城郊的有着悠久历史的知名音乐学校。(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ар.1⑥κXs.cOm(1⑹κxS.СOM.文.學網)整个校区由一平均建筑年龄80年以上的,老式欧式建筑群组成。有着上海的老洋房所特有的红砖外墙,和尖尖的房顶。临空望去,暗红的楼宇掩映在苍松翠柏里,就像音乐中无处不在的主旋和附调一样,相得益彰地唱和着。正如它们建造的那个时代一样,这些建筑的线条无不简单分明,而且十分讲究对衬,无论是那些建筑本身,还是整个校区的结构,显得十分地忠规忠举。这些楼都不高,恐怕这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也是那个时代的限制吧。它们大多都只有四五层,最高的莫过于校区中央的,那栋七层楼的教学楼了。

底下几楼的功用和其它教学楼无异,唯独七楼,那是个独一无二的地方。七楼整层是一个独立的演奏厅,堆金砌银,金碧辉煌。学校不惜成本的大把砸钱,让它不亚于任何一个营业性的音乐厅。它是学校里每个学生心驰神往的地方,不是因为它的豪华,而是因为它是学校的王冠。

想必学校把它安置在整个校区中心,最高的一栋楼的楼顶,就是这个用意。他们要告诉那些学生们,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获得它的加冕。而这暗示,似乎也传达地非常有效,你看尽管今天是周六,依旧有不少学生特地来学校听课或者订了琴房来练琴,他们都为了有一天能走上那个象征加冕的舞台,而分秒必争。而此刻正在这楼里某一间教室弹琴的岳琳,也是他们当中的一个。

她今天是来上技术课的。音乐学院的技术课都是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学生弹老师评,这样互动着上的。老师可以当场指出学生的不足,而学生也可以迅速地纠正。这种授课方式对演奏实力的提高,可说是立竿见影的。

“很好,非常好。”一曲终了,关俊彦立即啧啧称赞起来。他30出头,虽然谈不上年轻,但样子却还俊朗,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没有misstouch,也没有任何tempo偏差,击键力道十足,强弱有致,简直可以做教科范本的演奏。”或许是岳琳弹得真得很好,他补充着称赞道。并且在评分簿子上画上一个圆满的成绩。“可以继续下一首了。”他说,提示岳琳她应该做的下一个动作。但后者却并不忙着去实践。就像是刚才的那番夸奖还让她意犹未尽一样,迟迟没有动作。于是关俊彦为她代劳。

“老师!”就在他将纸掀起来,纸与纸的摩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