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幕 鬼打墙(一) 4(第1页)

走廊的尽头漆黑一团像一个漩涡的入口,尽管如此余遥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奔而去。[}因为她进退两难。甬道里,脚步声和呼吸声是她唯一能够听到的声音。希望孤独不会在此刻,她的神经越来越细,越紧绷的时候再落井下石,她一刻不停地踩响了水泥地,急促响亮,发出的回声,在狭长的钢筋水泥甬道中,像闷壶里的水蒸气,不断膨胀积蓄。潮湿的空气让灰涩的水泥地变得粘粘糊糊,像一面很久没有打磨的铜镜,照见甬道,像一条注满了黑漆的湖。

走廊的尽头是个拐角,转过它后面是另一条同样狭长晦暗的甬道。而它的尽头则又是另一条甬道,周而复始,她预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甬道的怪圈。

——一个人会在一瞬间销声匿迹,说得过去的解释只有两个。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头顶的白质灯越来越稀疏,于是走廊便显得更长也更晦暗了。她从这细微的变化中感到了一种极不祥的征兆,在意识到的同时,一个声音被按下了重播键。

——我们学校有个黑洞,而且还很可能是移动的,那4个人都是因为无意间踩到而被吸了进去。

浓重的湿气让水泥地看来像一条幽冥的湖。任何一种危机仿佛都能在其中找到潜伏的余地。

——但,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么就只能是,我们学校,在闹鬼!

想到鬼,她的脚像突然灌了铅一样,变得举步维艰。一条殷红的线,像神出鬼没的蛇,不知何时隐隐绰绰地跟在了她的身后,不等她察觉便已经销声匿迹了。

——鬼,莫非我碰上了,鬼打墙?

她似乎从这鬼字上得到了启示。一个脊檩让她茅塞顿开。

记得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就跟她说过,每年逢阴间开鬼门的那几天,子时后路过坟茔,走备字的话就会遇上鬼打墙。所谓鬼打墙就是鬼的一种障眼法。用科学点的说法来解释,就是一种负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以后,对人的视觉神经产生了影响。

遇上鬼打墙的人通常会迷失方向,觉得自己跟进了迷宫似地,走来走去始终在同一个地方打转。但只要挨过那一夜,到了第二天天亮,阴气遇上阳光照射,便会烟消云散,就能看到出路。出去大不了吓掉半条命,是死不了人的。怕就怕遇上第二种鬼打墙。说起这第二种鬼打墙,知道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更别说有谁能说得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但但凡知道有两种鬼打墙存在的人都明白,要是遇上了后者,那么就绝没有活路。这也是至今没人说知道它真面目的原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