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冰火两重天
对牛弘来说,这一段时间,好消息不断。
先是在河间亭侯府和清河宣家的带动下,冀州有四五个郡县络续有大家族开义诊医馆,对贫困百姓实行医疗救助。又在汝南陈家的带动下,这股风从北方向南方漫延。
而司隶的豪强们对政治更为敏感,当他们弄清楚带头开义诊医馆的家族的背景后,也慷慨解囊,纷纷开起义诊医馆来了。到后来,司隶各郡县义诊医馆的普及率和覆盖面超过了最先动作的冀州。
现在场面上一些大家豪族见面打招呼时,首先会问“你家开义诊馆了吗”?要是还没开义诊馆,就显得这个家族实力不够,掉档次。
牛弘想在帝国建立医疗卫生保障的设想竟是在这样一种形式下有了初步的眉目。这种形式效率高,比帝国来组织省去了大量的管理成本。缺点是分布不平衡,边远地区还是鞭长莫及。
随着义诊医馆越开越多,医者竟成了眼下帝国最紧俏的人才了。现在聘用一个能够在义诊医馆坐堂接诊的医者,年薪一百石以下根本招不到人。医者在帝国再也不是贱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已经接近中小地主了。
这股潮流导致了帝国人才的第一次分流。原先青年学子上太学、郡学的唯一目标就是出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家境贫寒的学子中有人已经放弃学业,改投名医门下拜师学医了。
更重要的是由此而带来人们观念上的改变,富豪的义举在社会各个层面好评如潮。使他们认识到赚钱固然很开心,回馈社会同样是一件既有面子,也很开心的事。而那些守财奴越来越被人看不起。
冀州太平道覆灭的消息让牛弘颇感意外。一道圣旨的下去加上帝国豪强宣家的冲天一怒就能成就这样一件大事,让牛弘感触良多。原来解决危机有很多种办法,武力和屠杀是万不得已情形下的最后手段,而且是社会成本最高的手段。
这件事也让牛弘对士族豪强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不应该是受到后人太多的非议。消灭士族豪强,让中小地主兴起尽管能获得社会发展的某种内在的动力。但消灭他们这个过程所花费的社会成本不见得会大于收益,甚至会得不偿失。士族豪强林立这样一种社会结构在中国大地已存在上千年,是社会演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存在的东西肯定有它的合理性,当一种社会结构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时,它自然会被社会发展的车轮碾碎。
七月初,张奂将军来信。告知已成功地拦截了两个蝗虫群。除了帝国士兵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