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的乌礁镇,是一个沿海小镇。小镇上的人口有六万人,大多是渔民。沿着那建在海边的小镇街道行走,不远处的码头总会有一股腥味随海风袭来,那是渔民的海产品交易后留下的气味。
近来来,乌礁镇的人们渐渐地富裕起来了。鱼价的上升,捕鱼船的升级,使出海的劳动价值大大的提高。有时,出一趟海,就能有几万元的收入。但是,在那渔船里堆着如山的海鱼后面,也出现了令人头疼的事情。渔船进了海,如同马脱了缰绳,在金钱的诱惑下,走私活动很快就猖獗起来。
滨城市政府不断接到关于乌礁镇渔船走私的举报,于是责令小镇成立辑私队。这辑私队长刘鸿林,原是乌礁镇派出所的副所长,对抓走私工作有经验。他今年四十出头年纪,办事认真,精明强干。
辑私队的副队长吴希昌,是从市局辑私队抽调来的。他五十岁左右年纪,那张皱纹纵横的脸上,双眼闪烁着一股锐利光亮。出发前,市局领导对他提出要求,必须尽快破案,刹住乌礁镇的走私之风。
刘鸿林和吴希昌带领队员,在乌礁镇经过明查暗访,发现有一个叫“夜莺”的走私团伙,就活跃在这里。可是,“夜莺”走私团伙非常狡诈,他们一直捕捉不到线索。
这天夜里,刘鸿林在办公室,突然接到一个举报电话,说乌礁镇的“夜莺”走私团伙将在小镇的乌石屿海边交货,其货可能在小镇的利民超市。
刘鸿林马上召来吴希昌,两人就这个电话商量应对办法。认为不管是真是假,都要前往查个清楚。于是,马上召来辑私队员。立即赶往利民超市。这家利民超市位于小镇的车站对面,生意十分兴隆。
辑私队员赶到时,这个商场的一批货刚卸完,堆积在仓库里面。刘鸿林要求打开仓库检查,里头果然有二十箱走私的外国香烟。
刘鸿林冷眼望着利民超市地老板杨利祥。这个杨利祥四十多岁,高大肥胖。他的大脸上的那双大眼睛露出害怕的神情,脸色越来越苍白。
刘鸿林问:“杨老板。这是怎么回事?”
杨利祥支吾着回答:“是。是从海边刚运来的。”
刘鸿林冷冷地问:“杨老板。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走私烟?”
“知道。知道。是从乌石屿海边运来地。”
“乌石屿海边。谁运来地?”
“外地地渔民。不认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两清后他们就走人了。我知道这种外烟是走私烟。但价钱高。好卖。赚地钱多。那些走私地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