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闲云潭影日悠悠(第1页)

他甚至还主张每隔三五年就应该去攻打它国,哪怕只把边境线往前挪一丈也是好的,只要长此以往挪下去,大明的疆域将稳步推进,越来越大。

不可否认,这家伙的观点跟朱七牛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

但朱七牛不像他这么极端,更明白若是这样的卷子过了,朝中文官们指定要跳脚。

因为如果真这么实行了,文官们就一点用都没了,要么去打仗,要么回老家当个自治的村官儿或族长,根本没法实现抱负。

这也就是朱七牛为何不准录取这种卷子的原因。

在他看来,像这种事,可以悄悄的干,但不能宣扬出去,否则容易引起内部斗争,把考生变成众矢之的,得不偿失。

而另外四份卷子嘛,其实都差不多,只不过或整个偏向文,或整个偏向武,都蛮极端的。

朱七牛同样觉得他们的很多想法是好的,但不宜公诸于众,更不宜录取成秀才。

这是对他们的一种打压。

但也是一种保护。

既然能悄悄地干,而他们也确实有才,朱七牛当然也不能放任不管。将杂务都丢给孔十七善后,朱七牛拿着这五份卷子入宫去了。

嗯……这招是跟黄育才学的。

看完这五人的答卷,朱标点了点头:“都是些偏才啊。”

将答卷递给一旁侍候的新任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朱标道:“你知道该怎么办的。”

蒋瓛领旨:“微臣明白,彻查其家境背景之后,微臣会将其纳入锦衣卫中。”

“去吧。”

“是。”

朱标伸了个懒腰,从龙椅上起来,朝着朱七牛招了招手。

朱七牛连忙跟上,一君一臣晃晃悠悠来到了御花园。

“七牛,听说你在城外买了块地,准备建几个厂?”朱标问道。

“是啊,赚点小钱罢了。”

“新盖的应天府考扬用的玻璃就是你的玻璃厂的造物?”

“是。”

“造价几何?”

“相较于市面上其它玻璃的售价,造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说来,以前那些玻璃商人都赚翻了?”

“那也未必,在微臣的玻璃厂之前,玻璃制作很艰难是肯定的,进价绝不会低,再加上大部分商人是从外国进的货,卖价高就更正常了,这玩意儿破损率高的很,不卖贵点,怕是要亏死。”

“可朕听说你用来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