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九公(第1页)

刘巨鹿的目的。

无非是要大夏输得彻彻底底,引起大夏民心震愤,天子失心。

一场文试,自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大夏这一众文人。

文试的败北只是一个引子,刘巨鹿需要借助此时造势。

大夏败北。

全然因为皇帝在朝堂重武轻文,不重视大夏文人才子发展。

这番一来,便是惹怒了大夏天下文人。

民心不归,这让一些只为考取功名成就一番仕途的文人如何想。

他们如今还只是青年才子,但年轻人也是时代的未来。

这一批大夏的官僚储备人才,要是都对皇帝失了心。

那女帝可真是悲哀。

刘巨鹿的这一番手法,明明不是自己从头到尾谋划。

只是借助安阳公主一事,就能做到此番程度。

布局甚广,当机立断。

说句心里的话,要不是看那个刘老头不爽,裴阳还真觉得他比女帝更适合做皇帝。

人家还是男子身,这古往今来,能做皇帝的女子。

只有无名碑的武则天。

文试一事,本就是宣文院在办。

宣文院处在皇宫之内,但不在政议大殿左右,属于外宫之院。

这文试一事,本就是刘巨鹿几番激荡舆论,却又关着门自己搞大事。

别说武官一众有意见,这民间,也是刮起了一道阴谋论的风。

宫墙外,一众青衣书生才子,拄着拐杖的大家儒人。

一些待在宫门告示外,一些在禁卫阻拦住,与禁军校尉理论。

“这事关两国文试,何不让我等进去观摩?”

“却是这样,天下大事,匹夫方可在心,我等学了半生儒文道义的朽木人,何不能进去见识大夏风

光一二?”

禁军校尉有些为难。

若是寻常时候百姓想要进宫,那就是大不敬之举。

可眼前的几个老者,可不是寻常人士。

不在于他们的身份是哪家王侯将相,怕也是王侯将相在民间才子中的威望,也不及面前的几位白发

儒者。

这便是大夏的九公。

九公之说,古来有三公九卿,方指朝中大官即有威望之人。

但在大夏,九公的名号取之民间。

是各方极有威望的教书大儒,这些老者一生在大夏为青年才子传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