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国难(第1页)

京都瘟疫已经有半月有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京都这些朝官再是心硬,民间却还是有知大义者。

听闻瘟疫传播一事,北居闲居民死伤无数,同胞手足堪堪惨死在京都脚下,如何叫众人心安?

医者自古便是治病救人,岂可望着疫情爆发冷眼旁观。

但奈何这京中聚集的郎中仁者,想要助力北居闲的人们却又只能是投路无门。

北居闲已然封锁,朝廷借着各种理由不让诸位接近。

自也是如此,京中百姓各种猜疑,北居闲瘟疫一事虽是闹得人心惶惶,但却又是兴起一股国难之

风。

借着不知名的舆论造势,一段段传闻在北居闲外的京都传播开来。

巴彦水患,灾民四起。

瘟疫流窜,源起北居。

一方有难,四方支援。

听说京外医学世家王家老先生,古稀之年纪带领王家一众家丁,不顾朝廷反对冒险进入北居闲,在

瘟疫区救苦救难、与灾民战斗在统一线,一时间受到北居闲灾民歌颂,成就一段佳话。

又有人传,这江南之州府的一位木工,听闻京都之难,连赶千里之距离前来帮衬,不日前为民请命

鞠躬后已,过劳病死在北居闲中。民众歌颂赞誉,高歌远送英雄归去。

自也是留下一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传承。

这传言四起,更多是在传闻这北居闲如何如何凶险,感染瘟疫的民众如何如何的惨烈,而事到如今

事态凶险,却是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医疗支援。

尽管瘟疫区九死一生,但终有舍生取义者不顾凶险,毅然奔赴战区帮助灾民度过一劫。

京都人方然醒悟,不是没有人前去就难。

而是前去就难的人早早就出发,只办实事而不说多余的闲话,不抱怨朝堂的封锁政策。

大夏有大国,民众也有小我。

这加上裴阳叫姬峰传出的几句诗词,一时间那些医生不禁是羞愧难当,就是京都的文人才子,也是

被此感染。

“神医手到病除,谁言人间不立丹墀!”

“行医虽无爵位,仁术必称英雄!”

歌颂医者,也是歌颂勇者。

裴阳需要医生进来,但区区只是京中郎中的力量,还是不可完全撼动舆论。

要做到民心所向,就是要拉起京都几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