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淮率领的旋风骑都是骑兵,所以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到达了青州北海,见到了自己的舅舅孔融。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孔融为何现在会是北海相,因为在三国历史上孔融任北海相乃是因为得罪了董卓,在这之前孔融曾是虎贲中郎将。因为丁淮的到来,历史发生了很多变化,孔融之事便是其一,孔融乃是“清流”人物,素与大将军何进不和。
前面已经讲过,朝廷有三派势力:宦官集团、外戚集团和清流派,宦官集团以张让为首,差不多都是清一色的宦官,外戚集团则以何进为首,手下一帮文武有袁绍、曹操、何苗,赵融,淳于琼,许凉,陈琳,王允,逢纪、何颙、荀攸,袁术,卢植、皇甫嵩等,实力最为强大,而清流一派则由于杨赐的倒台而处于最末,却也有杨彪、孔融、邓盛、蔡邕、马日禅等人。
本来孔融曾为中郎将,因为大将军何进借其妹之势一步登天,孔融甚是看不起,道:“吾岂能与一只懂杀猪之屠夫同殿为官。”于是,便自请为北海太守,所以后人常称孔融为孔北海。孔融此人极好宾客,常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
孔融爱民如子,政令清明,在北海担任太守之职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孔融虽无太大功绩,却也是深得民心。且其与大学问家蔡邕交往密切。汉献帝建都许昌后,本已隐居的孔融再度出山,担任少府一职,后被封为太中大夫。此认为人恃才负气,言论往往与传统相悖。
且说孔融正在同武安国谈论如何抵御黄巾之事,忽然下人来报,说是有一个人,自称是自己的外甥丁淮,在外面求见。孔融心下纳闷,自己只有一个外甥,确实名叫丁淮,但是却是远在益州汉中郡任太守之职,现在外面黄巾猖獗,他一个人如何能到得青州,何况作为汉中太守在此天下大乱之时不在汉中保一方平安,岂能擅离职守(孔融并不知道丁淮被灵帝召到了洛阳)。
孔融心中忽然一动,想到,这必定是黄巾军的诡计,探听到我与丁淮十数年未见面,使人冒充自己的外甥骗得我的信任后,谋取北海。可是这个计策也太次了点,虽然打听到此事,却也不想我那外甥丁淮岂能随意来到青州。于是孔融命令武安国率领100刀斧手在帐后埋伏,然后令下人将此人领上来。
待得来人进来,孔融见其长相颇为俊朗,英姿雄态,心下暗暗可惜,单看其外面就觉得此人必然不凡,只是这样的人物,奈何屈身为贼。待来人在堂中站定,孔融便厉声喝问道:“你是何人,受何人指使,竟敢冒充我的外甥丁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