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孔融对自己的这个外甥了解更是深刻。丁淮不但武艺高强,并且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几乎样样精通(丁淮当初没有涉及,后来王绵教给丁淮的),不愧是曾被皇帝金口亲封的“当朝之文武全才”,并且丁淮对大汉目前的时局分析得更是头头是道,最为难得的是,丁淮有一颗“报效朝廷之心”。
当然,所谓的报效朝廷,只是丁淮在孔融面前说说而已,试问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人怎么会拼命维护封建王朝的皇家地位,要说取而代之还差不多,当然这种话是万万不能随便说出来的,只能暂时存放在肚子里。
丁淮的父亲丁原和舅父孔融都是大汉王朝忠心不二的大忠臣,如果丁淮敢在两人中任何一人跟前说要推翻汉朝的统治地位,重新建立一个新王朝的话,恐怕丁淮会被丁原或孔融大义灭亲。因此,在没有稳固的地盘和坚实的基础之前,说这种话的后果只有一种,那就是身败名裂后被杀。
得到孔融的同意后,丁淮便将目标转向了另外一个三国中赫赫有名的大将的身上,他就是常山赵云赵子龙。这次来常山,丁淮并没有带任何人,甚至是连马都没骑,毕竟现在路上并不是很安宁,盗贼纷起,带的人多了反而会招惹很多不必要的事端,并且丁淮对自己的武艺还是很自信的,也就是这一个自信,使得丁淮差点命丧常山。
一路上,丁淮心急如火燎,毕竟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赵云出山的详细时间,如此智忠勇的大将,如若现在已经投靠了袁绍,他日再想收为己用,不知将会是何年何月,又不知将会付出何种代价。
终于,半个月后,丁淮到达了真定常山,常山中人烟稀少,数里之内竟然找不到一户人家。丁淮正在茫然不定的时候,忽然远远看到前方有村落火起,又隐隐传来兵器相碰及男人死前的惨叫声、女人的哭泣声。丁淮心中暗惊,莫非黄巾军在此地行凶,连忙把七龙三叉戟组合起来,向火起处疾步奔去。但见离村落越近,火势越猛,刚到村子跟前,却见村口浓烟又是一阵乱滚,百十匹白马从浓烟中奔出。
为首一人乃是武将装束,一手拉着一条绳索,绳索的另一头绑着十一个妇女,一手持着长枪,枪尖上挑着一个首级,鲜血淋漓,顺着枪杆流下,流在那人手上,那人竟然丝毫不以为意,反而笑道:“我们此次抓了这么十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献给叔父,叔父必定重赏于我。”
手下兵士更是哄笑道:“小将军初临战阵,便斩获黄巾余孽三百余名,主公定然重赏小将军,到时可要请我们吃酒!”那人傲然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