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雏鹰展翅(第1页)

王珲再一次享受童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第五个年头了,这些年中王珲回忆了前世的点点滴滴,觉得要对得起今生今世的人和事。大汉熹平二年癸丑的大年初一王珲乖巧的给父母拜年,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响头(因为想到了前世的父母),说:“祝父母身体康健,万事如意”,王紫善和张氏心安理得的受了这个礼后,忙叫丫鬟把王珲给扶起来,给了王珲用红线穿起来的四枚五铢,算是压岁钱吧,取意事事如意。然后在父母的带领下,又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响头,说了些老人们开心的话。

王珲接着说:“爷爷、奶奶,珲儿已经五岁了,希望读些圣贤理,学好武,保家为国”。一听小王珲这样说大人们都高兴的不得了,这个孩子竟有这个志向,忙商讨请什么人给小王珲当老师,乖巧的丫鬟忙给老太爷和老爷恭喜,得了些赏赐,老奶奶还特意赏了小王珲一个玉如意(这个时候如意刚开始流行,并做为奢侈品使用)。

原来王珲想了很久,一方面在这个时代生存就需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知识,他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太少了,虽然知道点大概的时间段,现在是癸丑年还有十二年就到甲子年了,需要好好的筹划筹划,至少要保证王家的安全,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建立自己的武装,在这个乱世只有武装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

三个月后,王紫善给小王珲请了颖川的经学家,王允的朋友荀爽(现在正在落难,这个人也真够厉害的居然逃了十几年)作王珲的老师,王珲这才知道熹平年并不特别注重儒学。

半年后,在小王珲不断的要求下王紫善请来了当时有名的剑术家王越,由于门第的观念,王紫善没有容许王珲拜师,而是将王越聘为护院总管,爷爷怕王珲寂寞,特意收了1o个与王珲差不多大的男孩陪练(实际是陪玩)。

王珲跟荀爽学了两年多之后,《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汉语》、《新书》背的滚瓜烂熟,荀爽已经吃惊惯了,这样时间长了也就不吃惊了,但对王珲的字更是看重,东汉时字都是厚重,像王珲的正楷带点隶书的写法还是根本没有见过,想到王紫善有这样的儿子,又是羡慕,又是高兴。

这时王紫善已经允许王珲进入那个白房子了,见到白房子内的物品,王珲是一阵的心酸,一切都是那么的历历在目;王紫善看着王珲想说什么终于没有开得了口,心想:“儿子就算真是神仙转世,以后不管飞到哪里,也是自己的儿子啊,还是早做准备订个亲什么的,免得儿子飞走了,这个三世单传的家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