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就未来(第1页)

庄。东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春天在王珲的关照下,宛城的窑厂已经建造完毕,并已经开始生产,也是这一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

入洛阳为

始入仕途,这使得王珲更有紧迫感。匆匆交代完从轩辕山庄来的老人对于厂子的管理工作后,拜别了家人去了轩辕山

回到轩辕山庄的王珲马不停蹄的展开了,白瓷的实验工作。为了控制铁离子的影响,洗胎等工序需要大量的水,好在轩辕山庄并不缺水,有几股小河从轩辕山庄流过,只是此地为山区水流比较急。经过两个月的忙活,虽然材料没有改变,由于采用了新的工艺,原来做青瓷的原料,现在变成了白瓷。拿了样品通过在宛城的轩辕专卖店试销了一些,反应火暴,在苏双、张世平和王珲的操作下,一件白瓷居然卖到了十万株,成了南阳官场最好的礼品。

瓷器是中国特有的产品,其实在东汉时期已经有了长足的展,而且东汉后,很快就有了白瓷,考虑到这个情况,王珲不得不做一些技术储存,利用釉料含铁的不同,几次上釉做成了黑、白、青三中颜色选择的画,并提诗于瓷器之上,虽然常常是王珲抄袭的田园诗(汉代盛行老庄思想,田园风格的诗很有市场),但这在以后也给王珲创下了不小的名声,被评成空前绝后的大家,他的字被称为“轩辕体”。

经过半年的运作,王珲的专卖店开了一家又一家,伙计也派出去不少。由于是高档产品,往来的客户主要是些有权有势的大户和官员,王珲的情报工作也大有展,尽管这还不是很够,对于当前来说也只能这样了。

随着不断的扩大生产,属轩辕山庄管理的人越来越多,王珲虽然有心招收更多的流民,但是这些也毕竟不是劳动密集性的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珲干脆将一些优秀的工匠和农民集合起来成立了“轩辕产品研究所”,并在这个基础上成立:非金属产品课题组,将砖、陶瓷、玻璃和纸的研究放在了一起;器具产品课题组,将竹、木家具和纺织、灌溉等器械放在一起;金属产品课题组,将铁、铜等冶炼放在一起;农产品课题组,将选种、育种和精耕技术放在一起。同时提出了“技工兴庄”的口号,由这个王珲自称的研究所所长设立题目和大致研究方法并提供指导,当然,如果有人自己认为可以在某方面可以明创造,经过王珲审核同意后也可以得到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也可以成立专题小组来研究。

王珲的“轩辕产品研究所”目标明确,效果也就比较理想,先是鲁非的轩辕牌竹木家具风靡大汉,后有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