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校准(第1页)

15:41.

和陈韶腕表上的一样。

徐家文被他吓了一跳,随即意识到他在干什么,只好配合地旋转了手腕。

陈韶也投桃报李,把自己的时间给他看。

“我们的时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陈韶说。

说完,他审视了一下自己的判断,换了个说法:“或者说,我们的时间是在同一个【频率】上的。”

徐家文绷着脸收回手,点头认可:“其他转学生应该也一样。”

陈韶压低了声音,和徐家文讨论,同时也是为另一个世界的人解惑:

“在老师被提醒之前,其他所有人都处于另一个【频率】上。规则6的前半条也是针对这部分人的,后半部分才是针对能够意识到时间不对劲的人。”

“假如说我们感知中的时间是【正常时间】、学生们感知中是【学习时间】、老师感知的是【教学时间】,这三者其实都是【课堂时间】。”

“关键点在于,按照规则,学生们需要遵守的其实是【正常时间】。”陈韶停顿了一下,“单从这一点来看,我的理解是,这是一种校准行为——”

“给予学生们一个标准的时间锚点,让他们以此调整自己的【时钟】,将时间认知紊乱的学生们强行拉回正确的、或者说是统一的轨道上。”

“‘下课铃声’就是这个【锚点】。”

徐家文说:“这个我倒是想到了,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遵守的是【教学时间】。”

他出来纯粹是赌一手——反正要么是【学习时间】,要么是【课堂时间】,肯定要选一个,为什么不选那个最长的?至少这个不会造成超时。

现实没给他提示,就说明他的选择要么对了,要么现实也没分析出来。

“可能是现实里学生对老师拖堂的怨念吧。”陈韶突然开了个玩笑,“前面那个可能是对学生逃课的怨念。”

徐家文一愣,有些哭笑不得,心情却诡异地平复了些。

“没准儿真是。”他附和道,配上严肃板正的脸,颇有点喜剧效果。

说笑归说笑,规则还是得好好分析的。

其实陈韶的想法和徐家文一样,在没有其余线索的情况下,最好是按照时长最长的那个来。

地理老师在15:36时说下课,并且宣称自己听到了下课铃声,说明这时对地理老师来说是上课时间40分钟、准备时间2分钟——他是15:08到的教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