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四十八章 力战(第1页)

战斗刚一结束,曹彬就准备率军去支援刘光义。一手下跑来报告,说是巫山上的战斗也结束了。曹彬就笑谓手下道:“叫弟兄们派好队,迎接刘大人!”

曹彬不仅迎来了刘光义,还迎来了袁德宏。等见了曹彬的面之后,袁德宏似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失败。他垂头丧气地对刘光义道:“刘将军,原来你还有一支人马啊!”

刘光义当然不会去跟袁德宏探讨如何打仗的事,他对曹彬道:“此处不可耽搁,我等当抓紧时间西进!”

曹彬深以为然,于是,刘光义就一边派人将袁德宏等一干俘虏押回归州(其中大部分俘虏自愿加入宋军),一边下令军队迅速西进。

刘光义和曹彬是兵分两路的,他们认为,与袁德宏相比较,蜀国宁江节度使高彦寿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还会打仗的人。故而,他们就不想与高彦寿在夔州城下硬拼,硬拼岁肯定取胜,但要花去较长的时间,也会带来比较大的伤亡。对当时的刘光义和曹彬来说,即不能与蜀军耗时间,更不能同蜀军比伤亡。

刘光义率近二万宋军从陆路沿长江北岸向夔州进发,曹彬率剩下的宋军乘战船从水路向夔州逼近。看起来,宋军是水陆并举一起攻打夔州,实则不然。陆路的宋军速度快,水路的宋军因为逆流而上速度慢。刘光义和曹彬的意图是,陆路宋军先期逼近夔州,然后想法子把高彦寿的大部分军队引到夔州城外交战,这样,水路宋军就可以趁机攻占夔州城。

宋军与袁德宏的水师在巫山一带交战的时候,高彦寿并不知晓,等高彦寿知晓的时候,那袁德宏已经成了宋军的俘虏。高彦寿十分痛惜地道:“如果袁德宏事先与我联络,我大蜀水军又何至于惨败如此?”

判官罗济对高彦寿言道:“大人,宋军来势汹汹,只一天工夫就打败了袁德宏,下官以为,夔州城当速速备战,以防不测!”

高彦寿点头道:“你言之有理!宋军距此不过一百里,转瞬便可到达。”

于是高彦寿就在夔州城内积极备战了,如果高彦寿一直不改变主意,那宋军至少也得在夔州城外耽搁不少时日。高彦寿有二万余蜀兵,宋军官兵虽然勇猛,但要想在短时间内攻进夔州城,也不是一件易事。

然而,高彦寿最终改变了主意。促使他改变主意的原因是,刘光义的行军太快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刘光义就带着宋军开到了夔州城东郊。

高彦寿连忙召集监军武守谦及罗济等人道:“宋军刚刚战罢,又不顾一切地向这里开来,定然非常疲惫!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