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元的誓言传到汴京城,赵匡胤气得七窍生烟。他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口说能够“和和气气地拿下太原”,而刘继元却不给他面子,这令他如何不大为恼火?恼火之余,便是极端的愤怒。愤怒之下,他派人给张俊下达了命令:攻进太原城,将刘继元等人碎尸万段!
张俊接到圣命后当然不敢怠慢,他在营帐中向将领们宣读着皇上的旨意,道:“众位都听见了,皇上现在是十分迫切要拿下太原城。要是拿不下太原城怎么办呢?恐怕我得提着项上人头去向皇上请罪,但请诸位放心,本帅一向与弟兄们同生共死,就算死,也要让弟兄们一起垫背,黄泉路上有伴也不寂寞。”
众将领听了都一阵发寒,紧接着,将领们也学着张俊同样的话向自己的部下们说,部下们又再向自己的部下说,一天的工夫,整个营地的士兵们几乎被威胁了个遍。
张俊组织了一支二万余人的敢死队,准备亲自率领,一举攻下太原城。然而,这一切都来得太晚了,宋军不再可能攻下太原城了。
就在宋军即将攻打太原的当口,张俊突然接到报告,说是有数万辽兵正从东面分北、中、南三路向太原方向驰来。
张俊闻之,急忙下令停止攻城,又下令全军作好随时撤离的准备。林伦平不甘心,说道:“辽兵距此尚远,应在辽兵到达之前先把太原攻下。”
潘帅也道:“如果及时地攻下太原,则辽兵就极有可能撤走。”
张俊问潘帅道:“你以为,我们最快需要多少时间就能够拿下太原?”
潘帅回道:“两天两夜。”
黄龙道:“潘帅你太保守了,汉军被我们重创后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守太原,我认为一天一夜就能攻下太原。”
张俊言道:“就算如二弟你所言,我们还是来不及,辽人多骑兵,至多一天工夫,辽兵就会赶到这里。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处在辽兵和汉兵的夹击之中了,就是想撤走也不大可能了!”
雷铜道:“我们为什么要怕辽兵,他们来了大不了就跟他们打一仗呀,有什么好撤退的,难道辽兵很厉害的么?”雷铜是个地地道道的汴京人,从来没有出过国门,连辽人长什么样他都不清楚。
对于雷铜的无知,张俊只能叹息道:“三弟呀,你还是回乡下去种番薯好一点。”
李继勋是个久经战阵的将领,他一沉着、冷静著称,却也在此时摇头叹息道:“大帅,眼见就要攻进太原了,可最终却落得仓皇而退的结局,下官真是心有不甘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