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进了城,城里今天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穿着书生装的少年往来穿梭,也有些年过半百的书生,还拿着书本在那默默苦读,张俊只得苦笑:“这人肯定是数次落榜,真是佩服他,这么老了还来考试,就算让他高中又能怎么样呢,都是一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
通往考场贡院有三个胡同可以选择,分别是“笔管胡同”、“鲤鱼胡同”、“驴蹄子胡同”,“笔管胡同”的整条街都是售笔纸的,没有准备好考试用具的考生可以经过这条胡同;“鲤鱼胡同”是带有会馆性质的旅馆街道,在这条胡同里有各式各样的青楼,专供那些风流才子或有钱的大户考生通往。张俊本来极想从“鲤鱼胡同”通往贡院,这样可以观赏到这条街的美女名妓,可惜又怕自己自制力不够,耽误了考试。
张俊踌躇了一会,还是决定由“驴蹄子子胡同”通往贡院,“驴蹄子胡同”曾经有过很令人向往的传奇,相传有一次科举考试时,有一个穷考生因没有钱买不起马匹而只能骑着驴进京赶考,他在这个胡同里遇到了一个可怜的老乞丐,这名穷书生怜悯心起,将自己仅有的些许盘缠给了这老人。谁知这位老人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最后帮助穷书生考中了第一名“状元”,从此,“驴蹄子胡同”名气大振。张俊之所以选择这个胡同,也是想碰碰运气,看能否遇到像传说中的那位老人,想借运高中。
一般从“驴蹄子胡同”通往的考生都是些成绩差得不可救药,只能靠运气来赌高中的一群纨绔子弟,而张俊就是众多不可救药的考生中的一员。贡院的科考确实给附近的胡同带来了繁荣,张俊走在胡同街道上,到处都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在出售,有“高中符”啊,“算命卜挂”的啊,全都是旁门左道的东西。张俊有些后悔进了这条胡同,看来这条胡同是专门给那些无望高中的考生通往的,进了这条胡同简直就是自跌身价。
张俊很幸运的在街道里遇见了老乞丐,这使他悔恨的心情立刻便得兴奋起来,心下悦道:“果然没选错胡同,幸好我来了这里,真是天助我也。”张俊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正欲掏钱给那老人,张俊手里拿着银两,就快要放进那老人盆里的时候,一大群老乞丐已经围了上来,嚷着要张俊施舍。
张俊不由大惊,看了看胡同边上,更始让他惊骇不已,这条道的边上竟排了一条长龙,全是老乞丐。那名老乞丐微笑道:“年轻人,你的手已经放进了盆子,就只差那银两落盆的‘叮当’一声了。自从有了传说之后,这里的老人全都干这行,你识相的话就不要吝啬这几两银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