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五十五章 奸妃(第1页)

原来,那一天,赵匡胤在朝中与赵普等一干文武大臣一边饮酒一边谈论南边的战事。饮酒正酣呢,忽地,赵匡胤停下酒杯自言自语地道:“如今渐转秋季,天气寒冷,朕等在此饮酒说笑,而王全斌、张俊却在蜀地奔波杀敌,朕于心何忍?”于是,赵匡胤就摘下皮帽、脱下皮衣,委派一名使者日夜兼程地给王全斌他们送去,说是让王全斌、张俊“稍御风寒”。一时,大宋满朝文武为之感动。

当然了,最感动的还是王全斌。当他从钦差的手里接过皮帽的时候,双眼不觉湿润了。他跪对钦差言道:“请转告皇上,微臣王全斌不彻底荡平蜀地就决不回朝!”

可能大家会觉得很奇怪,只是送了一顶皮帽,王全斌至于这么激动吗?其实这皮帽里面大有学问。皮帽,何也?戴于人首也。也就是说,赵匡胤此次送皮帽给王全斌,实际上是表彰他的战绩,确定他在军中的统帅地位。

钦差走了,王全斌郑重地戴上了皮帽。而张俊也穿上了皮衣,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密旨来看,赵匡胤在圣旨上再三嘱咐张俊,要他千万要把花蕊夫人毫发无伤地带回汴京,而且特别强调了“毫发无伤”。

张俊绝不敢怠慢皇上的密旨,他决定要先回成都,守护住花蕊夫人,因为这剑门一破,宋军就能长驱直入,直逼成都,到时兵荒马乱,要想再来保护花蕊夫人可就难了。而且,他还很怕一件事情的发生,凭着花蕊夫人的性格,若成都被攻陷,她极有可能以身殉国。所以,他得先回去保护好花蕊夫人,万一要迟了,让这美人受到半点伤害,这个罪张俊可担当不起。

张俊向王全斌言道:“王大哥,我奉皇上旨意,要先进成都一趟。”

王全斌当然不敢过问皇上密旨的内容,他只是皱眉道:“兄弟,现在蜀军在剑门把守得如此严密,你怎么进去?”

张俊笑道:“这个大哥可以放心,小弟自有办法!”王全斌不知道张俊身怀花蕊夫人给的令牌。

王全斌道:“那好,兄弟,咱们成都见!”

“好!成都见!”

……

前去剑门一带侦察的人回来了,说是王昭远率七八千蜀军在剑门防范得很严,如果从正面强攻,必然招致重大伤亡。侦察的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蜀军只要从上面滚下来一块大石头,恐就得砸死十几个宋军。

崔彦进有些不敢相信,王全斌言道:“我相信!张晖带回去的那些图纸,我仔仔细细地研究过。”

王仁赡言道:“我想起来了,张晖在此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