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全县二百多下放知青聚集在县委小礼堂,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一周的封闭学习,白天礼堂是开会学习的场所,晚上在地下铺上稻草便成了知青们的临时宿舍。这是一个偏僻的小县,所以人们对这些城里来的学生还是很重视的;头一天的开幕式,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全都参加了,会议由县委分管知青工作的刘副书记亲自主持,先由县委赵书记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反党集团的内部文件,接着是革委会胡主任做思想动员报告,接下来还有几位领导也也发了言,内容大同小异,和报纸上说的都差不多,最后是县委组织部长和县知青办主任共同宣布这七天的学习计划及生活上的安排,会议结束时已是午后一点,年轻人各个饥肠漉漉,一片抱怨之声。
这已经是文革第六个年头了,年轻人的政治热情已大不如前,尽管国家不幸出了林彪事件,但知青却一个个快活无比——上午集体学习和讨论,但极少有人认真听讲,上面讲的口干舌燥,下面却窃窃私语者有之、嬉笑打骂者有之、呼呼大睡者有之、开小差溜号者有之。下午为自学的时间,则更是睡觉的睡觉、逛街的逛街、下棋打牌的下棋打牌,认真学习者少之又少。当然,少之又少只是说少,并不是说没有,乌石大队知青小组组长丁建国便是这少之又少中的一个,他每天下午不是找一个角落埋头读书,便是俯案挥墨,有时甚至忙到深夜。其它地方的知青好奇地问乌石知青:他每天都再忙什么?王佚夫答说是准备发言稿,马胜芳在一旁听了大乐:“这骗人的东西有什么鸟准备头!” 王佚夫低语道:“也许准备一鸣惊人吧。”
坐在前面的领导起立为丁建国精彩发言鼓掌,既然首长带头鼓掌,整个会场当然掌声雷动。三天没露面的县委赵书记恰巧也来了,他对小丁的发言推崇备至,在后面的总结发言中盛赞小丁的发言“既有理论的高度,又充分的联系了实际,是这次学习所见到的水平最高的发言。”在他的直接安排下,小丁还去了县里其它几个单位进行了讲演。赵书记又叫县委宣传部对小丁的讲演稿作了修改润色,准备拿到省党报上发表。会议结束之后,他还专门向乌石所在的红旗公社和青田区领导打了招呼,要他们注意对这个好苗子的培养。看到全县最高领导如此重视,基层组织自然不敢怠慢,小丁马上被任命为卫东大队团支部书记,并成为红旗公社重点培养入党对象。
唉,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从此,这个出身普通人家的青年命运出现了转机。
七天闭门学习归来,田野里已经一片嫩绿,农村进入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