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民兵营长陈德军说到的那五个芜湖知青此时正在从A县县城向西行驶的一辆拖拉机上,他们在县城已经待了两个星期,属于最后一批被分下去的知青。本来县知青办答应派一辆车送他们,但临走时却叫他们跟着一辆拉化肥的拖拉机自己去那里。看来都是些没头没脸的角色,有点背景的大都被留在城关附近几个较富裕的大队了。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这些孩子的好心情,往西去的山峰越来越高,也愈来愈神秘,尽管山路崎岖,拖拉机颠簸的非常厉害,但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却兴奋异常,一路上他们大声说笑,还时不时对着周围的群山大呼小叫、唱歌、吹口哨,引得那位开拖拉机的中年汉子几次不满的回头,不过这又有什么用呢?除了十九岁的高中生鲁国强,其他几个都是不满十八岁的半大孩子,这正是最缺乏自制力容易激动的年龄。
冬天里的白昼是短暂的,而山区冬天的夜晚则来的更早,这不,才四五点钟,天色便暗下来了。望着这悄然降临的黑暗,喧闹的年轻人忽然都沉默了,见到大山的兴奋被一种莫名的悲凉取代。夜色愈来愈浓了,四野里没有一点声响,没有一丝亮光,大山原来是这样寂静,这样黑暗。
“你们是不是分到乌石的知青?” 丁建国上前一步问。
“是啊,我们就是,你们……”拖拉机上面的人在黑暗中盼到了光明,一个个抢着说。
“我叫丁建国,他叫王佚夫,都是老知青,大队叫我们来接你们。” 丁建国借助拖拉机的灯光看了一下手表,“哦,已经九点了,我们等了你们五个多小时。”
鲁国强接过话:“是晚了些,县里原来说路远要派一辆车送我们,但临走时却叫我们跟着一辆拖拉机自己来这里,看来这地方对知青还不是很重视。” 略微停了停,“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鲁名国强,这是马胜芳,这个李俊生,这个金平国,最小的那个是张梦才——这里面我的年龄大些,虚岁二十,是高中生,他们几个初中刚毕业,都还不满十八周岁。”小鲁俨然以新知情代言人自居。
“在这里高中生初中生都是一样,都必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丁建国回道,话语中透着不舒服,他也是初中生——六七年毕业的初中生。
王佚夫将话插开,说时间不早了,去乌石还有四五里山路,拖拉机进不去,需要步行。大家便不再说什么,一起动手卸下行李。拉化肥的拖拉机往红旗公社所在地林里镇驶去,知青们则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向路南边一座叫蘑菇岭的山上爬去。但没走多久,鲁国强和李俊生发生了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