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场面结束后,在总统府孙中山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并对各界、各方殷切希望表示真诚的感谢,并对媒体的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基本上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
各有所需的人们散去,卢一鸣与中山先生进行正式的洽谈。从看见卢一鸣第一眼起,孙中山就开始喜欢上他,高大魁梧的身材,俊朗的外表,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和干练,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中山观察了一阵卢一鸣的表情,见他依然如故很有定力,心里暗暗佩服。而卢一鸣面对中山先生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最后还是卢一鸣打破了沉默道:“中山先生,十年前我回国后,就知道你的大名,一直一来我对你十分敬重。然而,我们阴差阳错没有机会走到一起,我感到非常遗憾。也许是上天在眷顾我。当初我抱着实业救国的目的回国创办实业,就是在国外遭受了种种欺辱,才立下了如此志愿。我希望在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大展宏图,早日把积弱贫穷的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化国家。”
孙中山赞赏的望着卢一鸣道:“卢先生,你的情况我以大致了解,不愧年轻有为。阁下如此全才,恐怕在民国大地上找不出第二人。你对美国比较熟悉,我想问你美国式的民主,在中国如何能更有效的实施?”
卢一鸣思考了一会道:“美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以经实行了上百年,健全的法律体系,保证了他们国家行之有效的运转。美国式的民主是一部出色的政治典范,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中国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经历了几千年,人们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再加上中国经济落后,黎民百姓愚味无知,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制定一条适合中国社会的政治民主制度。而且,不能操之过急,常言道:欲速则不达,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也许更久远,到那时在我辈的努力下,民主政治的春天也许就会水到渠成。”
孙中山眼睛一亮道:“卢先生说的真好哇,见解精辟,一针见血。你的很多论点我是闻所未闻,但说得很有道理。有些困惑我的东西经你一说有股茅塞顿开之感,真是后生可畏。不过,我想问你,眼下百废待兴,民不聊生,民国政府应该从那里入手才合适呢?”
卢一鸣不假思索道:“眼下要迅速整和各方势力形成合力,转到国家建设轨道上来,大力发展民生、商贸,教育。鼓励民间兴办实业。而国家要重点发展交通运输如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很好的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