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大战落幕(第1页)

1918年8.—9月份,由于各同盟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其国内不断爆发起义,已经无力再战。在此情况下纷纷倒戈,向协约国求和。同盟国迅速土崩瓦解,以德国为首的力战国已经走向战败的边缘,明眼人恐怕谁都看得出来。

就在这两个月内,德军又损失了十几万人和大量的武器装备,这种失败的情绪迅速蔓延到国内,使矛盾不断加剧。九月下旬,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上提出结束战争。但德国最高统帅部却仍然死心不息,意图利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动了武装起义,起义的烈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从海军部队扩大到全国。

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灰溜溜的下台,宣布退位,接着逃到荷兰躲避风潮。德国社会民主党组建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临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世界大战停战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战火没有波及到的升斗小民没有感觉到什么,而各国政要却开始忙碌起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和、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发起和主持,兹定于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和平大会。被邀请国有28个,苏俄没有被邀请,而中国和新诞生的远东共和国位列其中。

在北京首都火车站,孙中山、卢一鸣亲自为参加巴黎和会的唐绍仪外长送行。卢一鸣心里非常清楚,这次巴黎和会是列强各国利益的再一次瓜分,中国无非就是一个陪乘而已。迎着凛冽的寒风,卢一鸣握着唐绍仪外长的手道:“唐外长,巴黎之行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许是一次极其不愉快的旅行,各国列强联合遏制中国的野心是不会改变得,不要对他们抱有幻想。现在有个苏俄,这一点对我们非常有利,要加以利用。”

唐绍仪外长道:“卢总理,该争取的我还是要争取,在世界舞台上必须有中国人的声音。”卢一鸣道:“这是必然的,一个东方大国已经屹立起来,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是按照我们拟定好的方针,德国在中国的权益,一切归中国所有,这是最后底线,必须咬住不放。你放心当你到达巴黎时,青岛已是我们的了。既成事实对你更加有利。”随后孙中山又演说了一番,唐绍仪满怀信心的郑重道别,踏上开往天津的火车。

第二天,卢一鸣亲自召见德国大使。眼下德国大使已经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