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发展的中国(第1页)

中国国内经过近5年的平稳发展,特别是孙中山、卢一鸣上台以来颁布和执行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政策,无论是铁路建设、还是商贸领域,无论是工业跃进、还是教育普及。经过5年的沉淀和积累,终于在今年初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由于在全民办铁路的政策刺激下,铁路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北京至迪化,北京经库伦到科布多,北京到广州,这三条干线铁路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除了西南地区地理构造复杂、铁路建设缓慢外,其他地区的支线铁路,都呈现出了雨后春笋般的态势,尤其是北方地区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一点不过份。眼下中国铁路的总里程,以达到2万6千公里。

中国的教育事业,其发展规模、数量更是惊人。本来中国人就深受儒家思潮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几乎刻在人们的骨子里,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国的高等学府以发展到150余所,重要的科研院所也到达到了几十所。中国的教育事业已进入良性快速发展轨道。新的思想体系、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渐渐形成,慢慢的深入人心。

在首都北京总理府,宽大的会议室坐满了人群。卢一鸣望着各大部的头头脑脑,心里感慨感慨万千。中国社会巨大变化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理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曾经的颓废、忐忑、不理解、怀疑的目光几乎一扫而空。时间和铁的事实见证了一切,每个人似乎都满怀信心,出现了空前团结的氛围,凝聚力日益见长。

方才卢一鸣推出了一个新的理念—跨越式发展。他重点的告诉人们要站在世界的前沿,不要因循守旧,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姗姗学步。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快速发展的新模式,要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魄力。

与会者被卢一鸣新理念所陶醉,一时之间群情激奋,他们似乎看到了中国崛起的曙光。此刻工业部长宋占一正在发言,他把卢一鸣跨越式发展的理念用事实告诉大家,只见他说道:“在我以前主抓的工业建设中,卢总理倡导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以包钢为例充分体现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短短几年时间,我们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发展道路。我们的包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止到今年包钢的年产量已跻身世界钢铁大厂的前5名,无论是品种、质量都名列前茅。我们的目标是2年以后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厂。以上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事实,高起点的投入,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