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时分,部队到达赤塔。激烈的枪声、隆隆的炮声响彻大地,曳光弹、照明弹、爆炸的火光,把西面的天空染得通红。陈赓、杜聿明所在团和其它兄弟部队,被前指命令作为预备队使用。远处的铁道线上,一列火车缓缓的停下,机车喷出的乳白色的气体,在时明时暗的火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色彩,在夜空中随风飘散。
朦胧中,一辆辆坦克发出隆隆的响声,开始向地面滚动。正在搭建帐篷、忙得团团转的陈赓和手下的官兵,停下手里的活计,纷纷向铁路线张望。这时隔壁同样忙着宿营的杜聿明,走到陈赓身旁道:“我们的坦克部队都上来了,真让人眼热。”
陈赓有同感道:“是呀,前方打的如火如荼,我们却在旁边看大戏,我的心情比你还着急那。”“听说苏军有10万部队防守赤塔,组成了四道防线。好家伙这次赤塔攻坚战有嚼头。”杜聿明似乎很有信心道。“你我就耐心等待吧,关键时刻我们肯定会拉上去。”陈赓好像底气更加十足,话语里那份渴望战斗的心情,似乎缓解了身边焦虑的官兵。
远处铁道线上,那列搭载坦克的列车的前面,一列草绿色的车体静静的停在铁路线上,列车上灯火通明,一副副担架挤满了附近空阔的场地,不少臂带红十字袖标的人在紧张的忙碌,其中夹杂着官兵的呻吟和大声喊叫。明显看出那是我军前线的野战医院。
“看样子前方的战斗很残酷,”杜聿明幽幽说道。“出现这么多伤兵,本身就说明问题,惨烈的攻防作战,在所难免。”陈赓的话语使二人的心情随之变得沉重起来,渴望投入战斗的心情越发的强烈,他俩不约而同的握紧了拳头,恨不得立即奔赴战场。
然而二人没有想到,第二天早晨部队便投入战斗。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攻击,我军艰难的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苏军也许是背水一战的缘故,也许是精神力量在支撑。总之苏军的每一个士兵,都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顽强防守直至战死。
我军在赤塔的东面、南面两个方向,同时发动了进攻。苏军的固守自有它的道理,因为撤退没有任何生机,只有顽强坚守方能有一线希望。战前我军探知,赤塔有10万苏军在防守。我军占领兰乌德后,兰乌德到赤塔沿线的所有苏军,全部龟缩到赤塔,再加上喀力穆斯克亚逃向赤塔的两万多苏军,目前赤塔防守兵力已经膨胀到十七、八万人。
开战两天后,我军才获得准确情报。原因是活跃在兰乌德和赤塔之间一支蒙古骑兵军的报告。他们发现兰乌德到赤塔所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