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有财咋到哈尔滨时,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在细细观察这个城市的同时,被它的繁华和气势所震撼,一种对俄国人的嫉妒之心油然而生。毕竟是俄国人在管辖这个城市,他有这种心里不难理解。
满街的洋楼鳞次栉比,蓝眼睛、高鼻梁的洋人满街都是。窥视身边匆匆而过的人群,以及他们充满自信的神态,他顿时有种自卑之感,总之有一丝说不出的滋味在心头萦绕,少了些蔑视之心,多了些理智,开始从新审视这个充满朝气的城市。
一切都是那样与众不同,要说日本这个民族善于学习一点不假。受武宫正雄的指示,他老老实实的潜伏下来。并且从事了许多不同的工作,刺探了大量的经济情报,同时做了很多笔记。
根据日俄合约,利益共分的原则,日本人没有权利到哈尔滨做买卖,开商铺。尤其是大宗商贸门都没有。鉴于日俄战争的渊源,俄国人对日本人的仇视心理,以及对日本人的刻薄程度,简直到了另人无法忍受的地步。眼下在哈尔滨城,想找一家日本人的买卖,简直比登天还难。
唐有财先进入了几家小工厂打工,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待情况熟悉差不多了,便到几家较大的工厂去应聘,可是繁琐的审查手续,尤其是填写原籍地址一栏,把他吓住了,居然详细到父母姓名、兄弟姐妹,甚是住在那条街、门牌号码及左邻右舍的姓名都要写清楚。前车之鉴在那摆着,他可不敢造次。
反正没有什么具体任务,今年开春后,唐有财加盟了一家船运公司,他想看看这条繁忙的黄金水道是什么样子,为何有这么多船来往穿梭。
沿着松花江水道顺水行舟,渐渐的两岸的景致,使他惊呆了。不少平静的江湾都有大群的水鸭在戏水。江两岸成排的鸡舍,猪舍一目了然。远近处一座座欧式建筑的民居,大都红砖红瓦,相映成趣,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煞是好看。
两岸平整的土地上,农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播种。令他称奇的是,竟然发现了众多的水车。毗邻水车一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虽然现在不是插秧季节,但景观也令人赞叹。唐有财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富士山脚下的小村庄和那小的可怜的稻田,以及一年四季辛勤耕作还吃不饱饭的父母,嘴里不由的长叹了一声。
然而,更令他惊奇的是,他所见到的所有人,几乎个个红光满面,精神饱满,衣着也整齐,甚至见不到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这让唐有财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中国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地方。
唐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