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刚才那一幕螳螂啊黄雀啊什么布包事件完全落在了朱棣的眼中,而朱棣正在为了商户们围着盐帮大堂静坐而绞尽脑汁,恰好看见了这么狗血的布包事件,所以再也压制不住了,干脆出來兴师问罪,(首发)也不知道我这么解释对不对。
这一步棋正是促成朱棣和方如士狗咬狗的关键啊!朱棣完全有理由怀疑方如士,一是方如士一直都表现出想要摆脱控制的想法,比如:城门楼子上锦衣卫和盐帮帮众的对半坚守,二嘛,是方若一直在朱棣面前积极的表现自己,比如:自作聪明的去强制接來了代王妃,这一点估计在朱棣眼中就是想要夺取他手中的主动权。
所以朱棣理所应当的可以怀疑方如士,但是方如士可就冤枉了,自己还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沒有想到,这个大树是棵吃人树,别说方如士算是个地方枭雄了,就算是狗急了也会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呢?
这下子,我相当淡定的坐观其变,这样的变化多富有喜剧色彩啊!我倒要看看朱棣和方如士怎么來对咬。
这个时候的方如士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了,在这么多锦衣卫的重重包围下,方若的音调瞬间变得凄厉而婉转:“四王爷,我爹都已经把盐帮交给你了,你为什么还是不肯放过他!”这一句话说得是梨花带雨、楚楚可怜,就连我远远的躲在屋顶气窗之内都听得全身鸡皮啊疙瘩啊什么的掉了一地。
方如士一把拨开女儿,想要走到朱棣面前,无奈锦衣卫重重隔断,只能隔着将近十米來喊话,这样一來,倒是方便了我们。
“四王爷,你说我扣了运粮的人,有何凭证,我们都是在一条船上,我又何苦这般做!”方如士看上去激动得不得了,就像是朱棣马上就要杀了他一样,这个……是他反应过激了,还是我沒有意识到朱棣的可怕。
朱棣似乎并不愿意搭话,反倒是他身边的一个锦衣卫大声呵斥了方如士:“放肆,王爷面前岂容你多嘴!”
只见朱棣手轻轻一摆,从朱桂出來的那个门中押出了两个中年男人,看上去似乎是被毒打了一顿,就连走路都不行了,基本就是锦衣卫给拖着出來的。
这两个中年男人一见到这阵仗,早就软瘫成一堆泥了,嘴里不住的高呼:“王爷饶命,都是方如士指使我们去做的!”我就奇了怪了,这不走路都有问題的嘛,为什么这一瞬间力气又來了,还喊得这么大声。
这两人估计是方如士的心腹或者是意料之外的老熟人,只见方如士深受打击的晃了晃身子,方若急忙上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