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秋阳高照,一夜风雨过后黄花反倒开的更盛了些,金灿灿的一片迎着暖阳格外喜人。赵麽麽指挥着丫头小厮们打扫石子路上堆积的枯枝败叶,清雨陪我站在廊子下逗弄一只虎皮鹦鹉,这只鹦鹉是马雄夫人送予我的,极是乖巧伶俐,一把瓜子便引的它背起唐诗来,鹦鹉特有的尖利嗓子愣是把诗情画意的唐诗念成了笑话,全然没有一丝缠绵悱恻。
清雨笑道:“不如交给大奶奶几日,好歹学些俏皮话来。”
我亦笑道:“又胡说,连大奶奶都打趣起来,听它背唐诗不比笑话更有意思吗?”
阿离接口笑道:“有无意思倒也罢了,只是听它背起唐诗来不伦不类的,倒象咱们宫里头倒了嗓子的老太监。”
众人一发笑的东倒西歪起来,赵麽麽点着阿离的额头嗔怪道:“都是格格纵的你们,又是大奶奶,又是老太监,嘴里就没个正形。”
阿离搬了把花梨木靠背椅扶我坐下,闻言与清雨做了个鬼脸儿,暖暖的光洒在身上,驱散了深秋寒意,我眯着眼闲适笑道:“您老快别说她们了,我整日不能出去,倒多亏了她们嬉闹才不闷的慌。”
赵麽麽在我腹上盖了锦被,仔细掖着边角,边笑道:“奴婢也不过就这样一说,格格眼前的这几个丫头呀比寻常人家的小姐都金贵些,说不得骂不得。”
清雨几个闻言越发来了兴致。正说的热闹着,一个青衣小厮走过来呈上书信道:“回格格,二门上传进来的。”
阿离接过递给我瞧。我就她手里看了眼,雪白地信皮上只“孔四格格亲启”六个大字。亦无落款,遂懒懒道:“谁送来的?”
小厮恭敬道:“回格格,奴才不知,是一个孩子送来的,放下信就走了。”
我疑惑地接过信。薄薄的一页纸上,只上书:今晚戌时,芙蓉楼凤飞阁,恭候大驾。工整地楷书干净利落,没有落款,亦无半点痕迹可寻,阿离偏过头来看了看低声道:“格格,您要赴约吗?”
如此等鬼鬼祟祟的行径,我本不欲理会。但芙蓉楼三个字勾起了我满心的不解,先是孙延龄,再是这封相邀之信。直觉告诉我这并非巧合,此人必定洞悉了我会为了芙蓉楼三字而前往。.wap,16K.Cn更新最快.他到底是谁?又所为何事。与孙延龄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联?
阿离担忧的道:“您还是不要去地好,既如此隐秘。必定是不可告人之事,不听也罢。”
我摇头道:“我非去不可。”
阿离又道:“那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