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文姬归汉(上)(第1页)

就在守望和等待中,天色渐渐由黑转白,晨风舒卷中,将最后一丝夜色缓缓卷去。一夜过去,眉城的守军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到天空大白时,吴晨已知郝昭是不会给自己机会了,搓了搓疲惫的脸颊,传令撤军。

秋雨下了一夜,此时仍未停歇。细雨漫天飘洒,将苍莽的渭河两岸尽掩在其中,吴晨坐在木筏筏头,极目远望。渭河从鸟鼠山源流而下之后,一路都在秦岭陇山和吴岳山的夹峙之下,水道狭窄。过眉城之后,陇山与吴岳山相继而去,河道北面进入一望无际的北原,南岸的秦岭也缓缓逶迤南去,河道由不到半里陡然扩展到数里,浊浪翻滚,浩浩荡荡,密密的雨丝打在翻滚不息的河面上,别有一番水天混溶的雄浑气势。两岸垂野平阔,虽然时值深秋,却有一片蒙蒙青意在细细的雨粉中沛然流泻,直冲胸臆,一扫胸中凡尘俗事。

这时西风刮得正劲,木筏顺风顺水,快逾奔马,已时从武功河出发,午时已到长平观附近。长平观距长安五十里,因位于长平膎侧而得名。在这里,渭河的南岸有数座小山突入河道,将河道束紧,登上小山不但可以封锁河上的舟船,还可以遥瞰上游的情况,成为长安抵御西面威胁最后的屏障,因此苏则的同乡苏玳率了百人在此镇守。木筏行至此处,远远就望见山上有人挥舞旗帜,引导大军入渡口。云仪挥动旗帜回应岸上的旗号,大军慢慢靠了上前 。岸上的兵卒早已看到竹筏上吴晨的旗帜,等筏子一靠上岸,便欢呼着簇拥过来。

吴晨和迎上了的苏玳说了说眉城的情况,苏玳肃容道:“明公放心,属下一定会看好水道。明公,我这里有一人一直急着见你,在这里等了几天了,明公要不要见他?”吴晨道:“谁?”向两旁望了望,就见曹纯远远站在山坡上,喜道:“原来是曹大人。”大步迎了上去:“半月未见,曹大人身体康复了吗?”

曹纯清俊的面容上腆容一闪即逝,苦笑道:“阶下之囚有何面目称‘大人’?并州大人莫要羞煞我了。”

吴晨道:“我曾说过,你身体康复了就任你留去。在我心中,从来没有将你看作是阶下囚。何况你官职比我大,不称大人该如何称呼?是议郎大人还是子和兄呢?”曹纯苦笑道:“还是叫大人吧。”吴晨向山上的凉亭让了让,说道:“还下着雨,有什么事到亭里说吧。”大步走入亭中,曹纯跟在身后走入亭中,说道:“我的伤势已经好转,而且前几日已和元让联系上,不日就要东归。”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凝目看着吴晨,想从他神色的变化上看出他内心的想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