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第1页)

薛明拿着到手的1000万,并没有投入他的明佳超市,而是并购了一家小型的房地产中介公司,随即着手在本市比较好的地段收购尾盘,以及空置房、“债权房”。

目前房价持续上扬,他看准了开发房地产三级市场有着巨大商机,因此决定暂停超市的扩张,进入地产行业。

既然做了这个决定,他当然就要缩减超市规模,将一直在亏损的超市关闭,仅保留在黄金地段或大型小区的超市,这些店虽然也受到天都超市的挤压,但市场太大,天都吃不完,漏出来的顾客也足以支撑他们超市的运营,至少不会亏本。

在他心里,关闭那些分店是很容易的,将货架和商品配送到仍在营业的超市里,然后就是裁员,这样还可以大大减少每个月的成本和费用,以撑过传统的零售业淡季。

只是,他漏算了职工的“觉悟”。

明佳超市招聘的大部分营业员都是从农村或周边小镇过来打工的,文化水平基本上都是初中,只有个别读过高中,还是在农村中学,想来教学水平也不会高。这样的员工以前都是任凭企业搓圆捏扁,只得忍气吞声。

薛明的心里对这些员工还是用四年前的眼光来看的。当员工们上岗时,他向每个基层员工收取了500元的培训保证金和服装押金,而收银员则必须缴纳10000元的信用保证金。明佳超市开业不到两个月,他总共就收了100多万。

现在,他要解雇员工,自然就必须退还保证金。可他哪里舍得?便指示营业部经理,要他想办法找出员工的错误,以除名的方式裁员。从而扣下这笔钱。

只是,现在的员工都不是那么好欺负地。第一个被明佳超市解雇却扣下押金不还的员工就大闹起来,随后打电话给报社、电视台,又去劳动局投诉。

各个电视台的现场新闻栏目成天有记者在四处转悠,找新闻,这时自然不会放过。纷纷赶去采访,并在当天播出。

很快,记者们层层深入,广泛采访明佳超市地员工,自然立刻获悉这家企业违反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向员工收取了数目不小地保证金。

薛明赶紧通过朋友,想疏通劳动局的关系,请他们不予追究。可劳动局监察部门的态度却非常强硬,一定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责令他立刻返还全部保证金,否则就要强制执行。

薛明知道这其中一定有薛明阳在作怪,却又没办法。只得将还未用完的借款先挪过来100万,把员工地保证金还了。1--6--K--小--说--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