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最华丽的败家,大唐舞马(第1页)

李泰执笔飞舞,草书狂劲,可惜啊,对于书圣王羲之的今草,他始终不得要领,故而,选择了后世的狂草,这怕是唯一与太宗背道而驰的了吧,毕竟,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

“四弟好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这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却也与书圣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各有特点啊”李恪感慨道,太宗喜好王右军书法,则大唐亦推崇之致,很少会有人学其他笔法,即便是王右军之后人,太宗亦不喜。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只可惜,意境未到,既然练不成王右军书,那就自成一派得了”李泰淡笑道,放下笔。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什么意思?”李治看着李泰所写,半晌才问道。

“此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说:我曾经听老师孔子说过最大的勇气是这样的:自我反省之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正时,即使对方是一个身分低下的人我也会畏惧;但反省之后确知自己的行为很正时,即使对方有千万人我也要勇往迈进。”李泰笑着解释道。

“对了,今天有舞马表演,不知二位可愿前去观赏?”李治突然做了一楫道,看的两人哈哈大笑。

“想去就说吧,今儿个闲着无趣,为兄我也正想一饱眼福,九弟啊,你可得帮为兄通融通融啊,最好是能亲自上场”李恪笑着道,看得李泰、李治大翻白眼。

尽管中原地区不是马舞艺术的发源地,其马舞活动的产生也相对较晚,但是它将马舞艺术发扬光大,到唐代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中原王朝从域外引进了马舞活动及其调教技术,然后凭借自身发达的社会文明(其中舞蹈音乐艺术应是主要的因素)将其不断提高,最终创造出一种成熟而绚丽的马舞艺术。

张率曾做《舞马赋》曰:“既倾首于律同,又蹀足于鼓振。擢龙首,回鹿躯,睨两镜,蹙双鳬。既就场而雅拜,时赴曲而徐趋。敏躁中于促节,捷繁外于惊桴,骐行骥动,兽发龙骧,雀跃燕集,鹄引鳬翔,妍七盘之绰约,陵九剑之抑扬。岂借仪于褕袂,宁假器于髦皇。婉脊投颂,俛音合雅,露沫歕红,沾汗流赭。”

..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