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汇聚,兵强马壮。
刘琦召集了李儒、沮授和周瑜,以及黄忠、赵云和马超等武将,所有人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策略。
刘琦看向一众人,沉声道:“目前刘和在幽州继位,表面上整合了幽州的力量。我们要彻底灭掉幽州的叛逆,你们有什么想法?”
黄忠直接道:“大王,幽州实力弱,我们兵强马壮,不需要什么策略,只需要一路横推过去,利用实力的优势一路碾压。”
赵云之前一直在幽州,对幽州非常的熟悉,各种战法也了然于胸。
他神色有些激动,主动道:“大王,要攻打刘和,必须抓紧时间。现在是九月,北方幽州快要进入苦寒天。”
“再等一个多月,甚至都要下雪了。”
“这几年的幽州天奇怪,夏天刚过没多久,秋天眨眼就没了,迅速入冬,天气非常的寒冷。”
“如果冰天雪地的情况下,对我们出兵很不利。所以,必须兵贵神速,迅速杀入幽州,直扑刘和在幽州的帝都蓟城。”
“一鼓作气拿下刘和,彻底解决麻烦。”
赵云侃侃而谈道:“等到大雪封路,要攻打蓟城就很难。而且寒冬腊月,物资的运输也非常麻烦。”
刘琦也是点了点头。
攻打幽州和辽东这样的苦寒之地,关键不在于兵力的多寡,最大的问题是气候问题。
比如,杨广爆兵百万,气势汹汹的去攻打高句丽,堪称是气吞万里如虎。杨广面临苦寒的天气,再加上又喜欢在战前微操,导致大军无法随机应变,损失惨重。
即便李世民这样善战的人,带着大军去攻打高句丽的时候,也遇到诸多的困难。
到李治时期,不再是数十万的大军进攻,变成小股兵力持续不断的骚扰袭击,反倒起到了大作用。
这是攻打幽州和辽东半岛的策略。
不能数十万的大军去,因为人数太多了后,单单是每一天物资的损耗,就是难以计数的。这样的战争,远比任何战事消耗的粮食都多。
不仅是士兵要消耗粮食,而且粮食的也不容易。
除此外,北方适合作战的天气太短。你交战三四个月,眨眼又进入寒冬,大军又不适合作战。
加上山地多,还有许多的沼泽,更难对付。
换成了小兵团去袭扰,粮草好解决,压力也不大,只需要隔段时间就去收割,一茬一茬的袭扰,使得辽东半岛区域的人率先扛不住,就能彻底耗死半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