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张太守弃暗投明,有功于大汉,孤可以安排你入朝为官。亦或者,你要继续传道,孤以朝廷的名义敕封五斗米道,允许你传道。”
实际上不管是五斗米道,亦或是曾经的太平道,乃至于其它宗教,都不可能禁止。
有人的地方,就有佛、道等宗教传播。
后世科技发达,破解了无数的迷信,都仍然有人信奉鬼神。只要人在,只要人心不同,就容易产生鬼神之说。所以现在的大汉,无数的现象无法用科学来证明,就必然有宗教的存在。
刘琦没打算去禁止,因为根本办不到。
堵不如疏。
把宗教的力量控制在手中,反而更好运作安排。尤其是相比佛门,道家宗教是更好控制的。
张鲁听到刘琦的话,瞬间就激动起来,高声道:“摄政王真的允许五斗米道传播吗?”
“君子一诺,一言九鼎。”
刘琦毫不犹豫回答,说道:“只要五斗米道忠于朝廷,在朝廷的律法范围内传教,而且引导百姓勤勉做事,忠于朝廷,孝顺父母等,自然是可以的。如果煽动百姓造反,就必须诛杀。”
张鲁连忙摆手,很激动的说道:“当然不会,五斗米道不同于太平道。张角野心勃勃,在下不是这样的人。在下传道,那就是为了信仰。”
刘琦颔首道:“这么说,张太守愿意归顺朝廷?”
“愿意!”
张鲁毫不犹豫的表态。
在刘琦抵达之前,张鲁的想法是先抵抗一阵,不行就南下去绵竹找刘焉。可是和刘琦一番交谈,他觉得刘焉一把年纪了,肯定扛不住刘琦的攻打,他不能跟着一起送死,他还要光大和发扬祖父传下的五斗米道。
最重要的是,刘琦对五斗米道的认可,让张鲁非常的欢喜。
这是明主啊!
不是明主,怎么可能支持他呢?
张鲁仍然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开口道:“摄政王,在下愿意归顺,如何保全家母呢?”
刘琦不假思索的道:“这事情非常太简单,张太守假装和孤不欢而散。然后今天晚上,你安排一个心腹,假装谋反打开城门投降,孤安排大军入城,你带着少数人逃走。”
“这样一来,责任就不在你,在于下面的人背叛。”
“你去了绵竹,一方面可以和家人团聚,另一方面也能笼络些归顺朝廷的人。”
“等孤南下抵达绵竹,剿灭了刘焉,你就回到朝廷。这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