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1页)

好在她当初做了很多名片,要不然都不够给人家发的。

穗交会进行到第十天的时候,苏禾把收上来的思想汇报交给了魏晓华。

她特意指了指最上面的一份:

“组长,这是我的思想汇报。

我写的文章多次被《华夏日报》、《求问消息》刊登,我还是我们县广播站的特约通讯员,文笔肯定没说的。

这次的穗交会,我们安县联合参展团的表现也非常亮眼,头饰、方便面和简易播种机都是头一次参展,很有代表性……”

魏晓华:“……我举例的时候,会把你的思想汇报截取一段。”

我本来以为你只是为了扩展人脉,没想到你还想借我的手在两大顶级刊物上扬名。

这是何等缜密的心思,活该包红涛掉坑里!

接下来两天,苏禾基本上就是东游西逛,巩固之前的点头之交。

要说现在穗交会里面谁的名气最大,不是穗交会管委会的主任,而是……苏禾。

苏禾一溜达,全都是熟人!

两步一停,三步一点头,手里也经常被塞一些吃的用的。

对此,陈校长想起了两句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凡事都有来有往,苏禾也给不少人送了回礼,基本都是头饰,因为比较好携带。

就算对方是男同志,也可以送给媳妇或者家里的姐妹。

冯厂长对此一点意见都没有。

他现在学精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小苏做的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当然了,对于是否把槐花分厂放权给苏禾,他还是有些犹豫。

这天,苏禾溜达到了北辽省搪瓷厂的展位。

柳厂长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看到苏禾过来,打起精神让苏禾坐下。

苏禾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销售情况不怎么好,就问:“厂长,开展到现在拿到多少订单了?”

柳厂长叹了口气:“一共才拿到了九万美元的订单,搪瓷制品竞争太激烈了!”

苏禾纳闷道:“我之前提到的新样品到了吗?没人买吗?”

柳厂长摇头:“虽然有不少人看,但都觉得定价过高,所以一个订单都没谈下来。”

要说柳厂长这人不错,要是换成心思狭隘的人,说不定就埋怨苏禾当初是出馊主意了。

但是柳厂长一点都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忧心拿不下更多订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