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外篇之死战3(第1页)

离子聚合飞翼仍然凶悍的四处搏杀,有进无退,似乎在这些离子聚合飞翼思维中占满了,如此拼命的攻击方式,所发挥的攻击力,大大的减缓了结合处的压力,慢慢地向两侧分别推进,地面上,更多的是重装机甲士兵的尸体。

马修战车始终无法抵受得了‘暴锤’战车的磁诱轰击炮的攻击,不得不持续后撤,一路倒退还击,靠着轮式地盘在速度上的优势,与履带式地盘的‘暴锤‘战车逐渐拉开了距离,也让双方之间的战斗逐渐平衡。

重装机甲士兵开始撤入到基地内部,候在舱门后,等待‘暴锤’战车接近时伏击,一段段的阻截让马修人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一连退开了十五公里,与葛朗斯帝国兵团相互间几乎看不到面了。

由甬道舱门得到启示,新研制的简易小型移动防护盾隆隆的开了出来,这种高三米,宽三点八米,厚度达七十厘米的防护盾,就像一面轻便的护墙,在两侧,不仅有消卸正面攻击力的缓冲系统,还有与舱门同样的局部自修复能力。

防护盾的底部也相当厚重,不仅有移动装置,还有五个梯形排列的吸地磁盘,以确保防护盾组成阵地时,有足够的抗击能力而不倒。

防护盾中部,架着一部一百六十毫米口径的光速炮,可以让没有着重型机甲的普通步兵,也能坐在防护盾后随行攻击,同时,防护盾上方设有两个射击槽,可以让两名重装机甲士兵,侧立姿势进行攻击。

当这样的十数个防护盾并排横着的时候,刚好可以在环线带上组成一道护墙,进可攻,退可守,一排排这样的护墙保持一定的距离一直向后方延展,相互间的协防能力大大提高,完全可以替代战车的作用。

面对这样的防御体系,只有兵团化的沙罗曼战车这类强力兵种,方可用大面积的打击方式,用火力实施强压式的突破,直线攻击的武器效果都不会很好,近身搏击的难度也不小,至少在接近前就得付出极大代价,环线带上明亮而又宽阔的空间,也降低了离子聚合飞翼的突袭能力。

‘暴锤’战车在火力上虽然占有优势,无奈在数量上却差得太远,在突破护墙时就已经损失过半,现在虽然站住脚,分开两面推进后也根本无法持续推进这么远的距离,一切都只有靠剩余的离子聚合飞翼,和保持着较完整编制的蝎兵兵团,增援,博门舰队不得不开始向基地增援。

从正面无法轻易的突破,反应极快的蝎兵纷纷转入基地内部,期望打通至马修新阵地侧面或后方的通道,实施近身搏击。

可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