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紧张到额头直冒冷汗,大气都不敢喘的注视下。
    只听“滴!”的一声响后。
    眼前的操作控制台上,突然亮起了代表此道工序已顺利完成的绿灯。
    看到这一幕,石砚舟还有现扬众位科研人员们,面上均都露出了一丝兴奋到难以自制的喜悦。
    就连苏墨本人,那颗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了下来。
    虽然他非常自信,系统奖励的这款0.5nm量子光刻机,只要按照图纸去研发,肯定会100%的成功。
    可是……量子光刻机的零配件高达32.75万个!
    其中但凡有一个零件不合格,或是在组装调试过程中出现失误。
    这些潜在因素,都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的研发失败。
    所以,在没有真正研发成功之前,苏墨也不敢作出100%的保证。
    但好在……难度系数最高,整体最重要的一步没有出问题。
    就算后续生产环节出了岔子,解决修复起来也都不算太麻烦。
    ……
    随着量子光刻步骤完成后。
    在全自动化的操作下,这块满是复杂纹路的晶圆,立即被传送转移到了下一条生产线上。
    进行着下一步的蚀掩膜、蚀刻、沉积、晶圆切割等操作。
    很快,在量子光刻机的不断运行下,一层又一层的精细结构逐渐在晶圆上累积形成。
    各种化学物质和能量的覆盖,也让这块原本平淡无奇的晶圆,逐渐转化为了拥有强大功能的量子芯片。
    转眼间,随着量子光刻机的全自动化高效运行。
    芯片生产就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简单的环节:芯片封装。
    说白了就是加一个包装壳,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这一过程,仅用了短短十几秒的时间而已。
    由钢化玻璃打造的生产车间外,在众人紧张兴奋的目光注视下。
    只见第一批装在透明壳子内的量子芯片,正通过传送带,‘哗啦啦’的被送入到了成品箱内。
    两分钟后……
    当看到第一个装满后成品箱,从生产车间内输送出来的那一刻。
    早就期待兴奋到摩拳擦掌,守在成品箱储存舱门前翘首以盼的众位科研员们。
    一个个就如同药店门前抢鸡蛋的大爷大妈们一般,红着眼珠子嗷嗷叫着就冲了上去。
    眼疾手快的韩三秋从成品箱里,率先拿到了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