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灿与夏檬坐在一旁,隐约听到了不少人都在讨论围堰乡洪水的事件,过来买的人还问摊位的老板:“这期南周刊有围堰乡的报导了吧?”还有些人本来在公交车都来了,硬是跑了两步丢下钱买了南周刊才去追车。
更有人在买的时候骂:“妈的~!网上他娘的调人胃口这么久,终于有东西出来了,等的花都谢了。”
而由于下班的高峰期主干道上出了一起大的交通事故,出现了大塞车,数以百计的上班族都被耽搁在了这里,有些人手上翻阅着南周刊,上面惊心动魄的照片引得周围的人都不由侧目过来,好奇心大增,不少人都偷瞄过后,都到报摊上购买杂志。
在不知不觉间,等车人群就开始慢慢讨论那个话题,隐约都能听到人群中的争论声
“这里面说的造纸厂是哪里的?真是我们省的?怎么都是化名?这报导怎么不清不楚的。”
“你就不知道了吧,网络上都有人人肉出来了,里面就是讲的围堰乡的英姿造纸厂,那位什么政府官员就是副市长王海波。”
“真的假的啊!?就是王海波?他看起来不像啊,平时形象蛮正派的。”
“狗日的都是装出来的,那造纸厂的吴素兰就是他老相好,这两人不知道在一起都少年了,真他妈是太黑暗了!怎么能让这种当市长的。”
“谁说不是,如果不发这洪水,这王八羔子恐怕还会躲在后面忽悠我们吧。”
“老子要有投票权,马上弹劾了这孙子!!”“黑心的东西!”“不知道贪了我们多少纳税人的钱!”
杨灿抽着烟,在长凳上看着这些义愤填膺的人,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骂声,他们的激烈讨论,拳头捏得紧紧地,杨灿有种感觉,他做到了他想要的了,那些在洪水中丧命的乡民,那些死在造纸厂的农民工冤魂的控诉,都在此刻得到了回应。
他不是警官,不是法官,也不是律师,他只是把被权利掩盖的事实呈现在大众的眼前,让公众来作出他们的评判,事件中是非黑白,孰是孰非,人们心中自然有他们的一杆秤。
此时杨灿的脑海里正回荡着父亲之前跟他说的一席他当时并没有完全理解的话:
“一个社会,不管它是多么的物欲横流,多么的拜金媚俗,多么的矛盾重重,多么的道德沦丧,但是媒体必须永远保持着清醒,永远保持着良心,因为媒体永远是社会道德的捍卫者,是整个社会良知的守望者。
媒体必须永远能够正确地指引社会前进的方向,告诉人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