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课,崔锡康跟陈文说道:“文哥,你咋回事,想释放了?上课说的什么玩意儿?”
陈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这数学都没学过啊,我现在的数学水平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呢,这卖鱼做账,也用不着导啊。”
“文明!是导数,不是导!”
“哎呀,我会找零钱就行了呗。”
“那你这样可考不了大学啊!”崔锡康说道,崔锡康虽然平时喜欢去网吧打游戏,但智商没得说,至少在体育生行列里,他也是为数不多能考个三位数的数学成绩的人了。
“你说这球队要是真的没了,你怎么办?”陈文冷不丁地问了崔锡康一句。
“我啊,考大学呗,随便有个学上就行。”崔锡康漫不经心地答道,对于他的成绩,随便上个本科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我就只能卖鱼咯......”陈文说道,言语中带着一丝感伤。
陈文甚至觉得校长是对的,上一届毕业的高三球员中,就有很多人找了一份简简单单的工作,甚至可以说是做了最底层的工作,因为除了足球,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至于踢职业,这可能是一个梦想而已,能符合职业标准的高中球员,实际上寥寥无几。
而就算是黄海青年队这样的职业梯队,也不是人人都能踢得上职业足球的。
毕竟曾经的五十万办参赛证事件,已经让我们认清了,足球的选拔,实际上就是钱在作祟。
作为曾经的圈内人,我也想说点大家不了解或者不知道的事儿。
因为在黄海这种青训队伍中,其实并不是人人都会踢球。
在小说里黄海只是个例子,但是在现实中,绝大多数梯队都是有一个制度。
那就是那钱换证。
证,是国家二级或者一级运动员的证,而价格,市场价一般是十万左右,现在疫情过去,大概会涨一些,还有人用二十五万办的,只能说是有些怨种。
至于这样的原理和操作规程,可以说是极其合法,合法到纪检委来查都查不出来什么所以然。
你家孩子喜欢足球,但是踢得不好,怎么办?
那就塞十几万,把他塞进全市最好的足球队的青训队里。
可能有点疑惑,不会踢的人,进队里就会踢了?
显然不是,在队里,他甚至不用上场,就在场下坐着就行,垃圾时间上去跑两分钟。
等球队拿了冠军,按照要求应该是报8名主力球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