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一位,事实上杨一也是觉得世事际遇是非常奇妙的,此人是向阳一出版投稿的作家,但却属于那种前世中籍籍无名,所以直接由编辑接待处理其作品的一类人。不过此人本应该是和另外一个时空差不多的命运,但因为此人书稿在递交上去的时候,正好碰到了男生去出版部那边例行走走看看,恰好就从一堆投稿中翻检出了他的小说。
当时重生男其实是不怎么在意的,因为在重生以后,他或许记不住一些很著名的历史大事件,但对于文学圈子里面,每年出了多少好作品,有哪些是名家手笔,必然能够在市场上有所斩获,而有哪些则属于新人新作却又一鸣惊人,他心中都是有着印象的。作为一个真正的、骨子里的文学爱好者,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他还怎么掌控阳一文化的根基——阳一出版?
所以男生当时看到此人作品的态度,其实是不太在意的,很随便地就手翻了一两页而已,完全不觉得能发现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但事实上他这一次猜错了,重生者也不是全知全能——在看了前面两页作品以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前世中也就是2000年前后的一部畅销书作品《水煮三国》,都是差不多标题党性质的作品,对于很多性格严肃或者是年纪大些的人来说,这种作品根本就是玩文字游戏,用一部《三国》来解构现代管理学。未免有些风牛马不相及。但偏偏在《水煮三国》出现之后,一些跟风的作品譬如《水煮红楼》、《水煮聊斋》之类的作品。也曾在华夏图书市场上,大行其道过一段时间,因此单纯说这一类型的图书到底时好时坏,或许没有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标准,不过杨一到现在还记住的是,这部作品反正是当年的年度畅销书。
而他看到的书稿,也是卖弄事实上并不怎么样的管理学经验,前世的《水煮三国》仅仅是借助了《三国》类型作品的题材。而这一部书稿,直接就把上下五千年,但凡是具备一些代表性的事件,全都单独拎了出来,最后搞出一部《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
杨一在看到这部书稿以后才知道,感情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明星们撞衫,还有文字工作者们“撞稿”。如果前世中这本《以史为鉴——论华夏古已有之的管理学》能够被人发掘出来,那么估计也就没《水煮三国》什么事情了,毕竟这一类图书很容易给读者造成阅读疲劳,看过一本图书后,对其他同类型的作品,就没太多兴趣。不过感慨归感慨。既然无意中碰上了这本“神书”,男生自然也要履行一个出版社老板的职责——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