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长天拿自己打趣,杨一也不禁有些老脸发红,赶紧岔开话题道:“那赵老师你是什么想法,如果需要讨论的话,我现在就可以过去。”
“还真要你过来,我们好好商讨一下,关于怎么把新概念这个品牌做大做强,让全国人民都认可我们的这一项比赛。”电话中,赵长天的声音也是意气风发,充满了事业有成者特有的锋锐,而想要在一个年过五十的老文学工作者身上看到这种状态,委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很显然,杨一激活了他的战斗欲望。
“行,那您说个时间吧,我这边好早作安排。”杨一笑着回应道,但凡是在面对学士人品俱佳的老前辈时,他的态度总是格外尊重。
“明天你看行不行?如果不行就后天也可以。”
“那就明天吧,明天下午我过去你们编辑社。”
……
“这个可以有,我觉得最好再加一个现场出题的项目,做成短篇嘛,杂文不就是短小而精悍的?肖编你要相信现在那些学生的能力,他们的能力不仅表现在写作水平上,同样也体现在对这个世界的洞察上面,或许在我们看来有些人的有些观念过于肤浅幼稚,但大家谁不是从那个年代里走过来的呢?只有给他们足够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适应这个世界。”
在面对萌芽某个栏目的主编时,杨一帮着另一位提出加设短篇意见的小编辑据理力争,前世的新概念作文虽然没有这个环节,但杨一在经过一番思考后,觉得那位新入职编辑的想法确实不错。而却杂文总是能够看出一个人喜好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相信有了这些最为直接,但又是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东西,也能够为那些高校挑选人才提供依据,而不是仅仅只看一些纸面上的文笔之类。
“我说。小一你这个口气,虽然没有逻辑上的错误,可怎么就是听起来怪怪的?非常不合适啊。”另一位没有加入争论的编辑就笑,指着杨一的鼻子使劲点了点:“看看,看看,我们华夏唯一一个布克奖获得者的气势就是不一样。‘那些学生’,‘那个年代’!就好像你这小家伙有多老了一样,我是忍不下去了,必须要对你这种轻视同龄人的态度提出批判!”
大家就都笑,看着杨一挤眉弄眼的不说话。
事实上萌芽编辑部的气氛,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轻松的。尤其是赵长天入住主编,然后又和阳一文化开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个项目后,杂志的销量几乎是以每个月都有明显提升的趋势,来一路走高,尤其是去年的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