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艰难的抉择
是骡子是马,必须得拉出来溜一溜。
在老前辈们的强烈要求下,三号首长很乐意让田文建这六年前下的一步闲棋,做起了别开生面的叙职报告。眼前这些“40年后”,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物。田文建不敢怠慢,想了好一会儿都不知道该先从那一方面说起。
“小田***,不要紧张嘛。有什么说什么,这里又没有什么外人,更没有媒体记者。”前国务委员王老前辈性子比较急,见田文建愣在了那里,禁不住地鼓励道。
三号首长微微的点了下头,风轻云淡地说道:“是啊,有什么就说什么,别那么拘谨。”
“是,首长。”
田文建干咳了两声,一边环视着众人,一边凝重地说道:“改革就是革命,而革命的目标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尽大可能维护人民的利益。但谁代表人民利益?怎么才能符合人民利益?却一直困扰着我。
听起来或许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员,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清楚。但在实际工作中诸如‘肉价上涨,市民抱怨、农民高兴;房价下跌,没房的叫好、有房的怒砸售楼处’此类的两难问题,你根本就回避不了。”
改革的呼声很高,也很迫切,甚至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至于怎么改?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思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老爷子们怎么也没想到,作为一个已干出成绩的先行者,田文建不但没推销他那套试点模式,反而提出了这一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关系着改革成败的两难观点。毕竟治国如小烹,不管你怎么做,结果都是众口难调。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田文建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住了众人的注意力,禁不住地深思了起来。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和环境出发,得出自己满意的、集合起来却又是互相矛盾,甚至彼此之间充满火药味的‘公平’。每个人都自认为代表了‘人民利益’,可实际上我们什么也代表不了,甚至连自己都代表不了,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圣经中伟人的历史,皆有一显著特点,不管是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王,还是所罗门、彼得、保罗……你皆可发现,圣经不仅真实记载了他们的优点,也真实记载了他们的过错。这一切在告诉我们,无论多伟大,只要是人——就有罪!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在信徒中的光辉形象,反而有血有肉,更值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